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聚”後的隨想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07日 17:51)

  《流金歲月》節目從1996年4月開辦以來,已經度過了漫長的六年,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喜愛,作為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和製片人,我感到非常安慰和欣喜。

  雖然不過是10多天前的事,但實際上已經是上一個年頭了,《流金歲月》做了一件讓我現在依然覺得自豪和感動的大手筆:成功地策劃、製作了長達110分鐘的《流金歲月》2003新年特別節目——《相聚》!

  回想起最初對這期節目的構想,感慨頗多。生於60年代末的我,在部隊大院成長,看電影是孩提時代最重要的娛樂方式,當然更主要的是興趣使然,我對電影有了一份敏感和好奇,很多關於電影的記憶綿延至今。60年代的“22大明星”,很多與我同齡的人不一定知道這件事,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對這樣一個群體唸唸不忘。做《流金歲月》節目久了,特想把他們聚到一起,重溫昔日輝煌。

  2002年8、9月份,我和《藝術人生》的製片人王崢及其他一些策劃人商議準備在年底聯合搞一台節目。這時,我突然又想起了“22大明星”,我激動地提出了這一想法,我預感到,這次一定會實現這一長久以來的願望。

  最終,這臺節目由《流金歲月》單獨主辦,從創意、策劃、文案到最後立項,我們得到了電影頻道領導的大力支持。在前期籌備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一路綠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我們的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那些依然健在的當年“22大電影明星”。40年過去了,他們還會願意重提那段往事、重新攜手並肩站在同一舞臺上嗎?

  一天,頻道節目部主任陸紅實帶了一個時尚的女孩來到我的辦公室:“她是電影學院的實習生,在《流金歲月》劇組鍛鍊鍛鍊吧”。女孩叫陳璐璐,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當即我就將這臺特別節目聯絡老演員的事交給了她。事實證明,這個實習生的出現對此次《流金歲月》特別節目的成功舉辦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打電話的過程中,得知是電影頻道《流金歲月》的特別節目,每一位老藝術家都非常爽快地答應出席我們這次活動。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嗎?我有點難以置信,但我隨即意識到這意味著《流金歲月》6年多的努力沒有白費。作為一個品牌,《流金歲月》已成為每一位老電影人自己的陣地、自家的舞臺……很快,大家就知道了電影頻道要搞一個以“22大明星”為主題的大型活動,很多觀眾給我們來信要求參加節目錄製和講述他們與22大明星之間故事的觀眾,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明白:這期特別節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22大明星”是60年代中國電影界乃至文化界的一件盛事,當時全國各大城市的影院大廳都懸挂著這22位電影明星的大幅照片。這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介入下由文化部舉辦的活動,這次活動在全國産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是新中國首次將自己的演員“明星化”。當人們在一張張俊男美女的照片前流連時,新中國電影的“明星制”已初露雛形。

  這22大明星是廣大觀眾非常熟悉和喜愛的演員。40年過去了,他們中間趙丹、白楊、上官雲珠、崔嵬、李亞林、張圓、張平7位先後離開了熱愛他們的觀眾,此刻我們最大的願望是能將健在的15位演員全部請到我們節目的現場,來一次實實在在的相聚。只要這些藝術家能來,這個節目就成功了一半。這些老藝術家們目前分別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珠海,把他們聚到一起聽起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王丹鳳、謝添之外,其他藝術家都答應相聚在《流金歲月》2003新年特別節目的舞臺上。謝添已年屆九旬、身體不好,他接受了我們在他家中的訪問併為我們的節目題寫了片頭的“相聚”兩字;王丹鳳對無法回內地參加節目深感遺憾、希望在節目錄製過程中通過電話向新老朋友問好。

  為配合這期節目,我們特別印製了22大明星的掛曆,在設計中,我們希望每位藝術家都能寫上一段話,這就又得麻煩老人家們了。在不斷的電話聯絡中,藝術家們再次非常配合我們,一一在規定時間內送來他們的人生感言,再加上明星們年輕時代漂亮的照片,使得我們的掛曆出來後非常搶手,受到了無論是藝術家本人還是各界人士的普遍歡迎。

  《流金歲月》節目組的年輕人們為這臺特別節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從國慶節開始籌建到12月23日錄像,再到30日播出,每一位工作人員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近20位工作人員整整3個月全部撲在了節目上,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首汽國賓車隊特別給這些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國賓待遇,用國賓車搭載他們赴晚會現場;全聚德烤鴨店得知藝術家們要前來用餐,認為這是老藝術家給老字號的榮譽,堅持免收餐費,只求老藝術家們在店前留影簽字;北京五星級的國際飯店是老藝術家們下榻的飯店,他們不但在他們入住時舉行了簡短熱烈的歡迎儀式,還在住宿條件和服務上給予了細緻入微的關懷;我們的錄象地點中央戲劇學院的領導和同學們也對節目的錄製工作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正是各界人士的通力協作,為我們這臺節目的成功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在晚會錄製前一個月,節目組的小黑板上開始了倒計時標誌,每天小黑板上都會提醒大家距錄像日期還有幾天。當那一天終於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明白,檢驗我們工作成績的時刻到來了。那一天所有人都去了錄製現場,只留下了陳璐璐一人在酒店接待老演員們。那麼多人、那麼多事全部在同一時刻趕到了一起,期間發生的事情已來不及細述,我只見到當藝術家們乘坐的加長林肯車緩緩駛進錄製現場的時候,站在一旁的陳璐璐流下了抑制不住的淚水……

  節目錄製的三個小時是令人激動的三個小時,場上場下都被一種説不出來的情緒感染著。祝希娟在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舞蹈演員們簇擁著出場了;金迪和龐學勤唱起了他們當年主演的電影的歌曲;于洋評價了電影學院新生表演的經典電影片段;謝芳朗誦了《青春之歌》中那段著名的朗誦;孫道臨和于藍回憶了他們在《革命家庭》中的合作並講述了與一位觀眾保持的密切聯絡;張瑞芳向所有的觀眾敬了一杯香檳酒;陳強一段50年前的故事也被主持人講了出來;在《黨的女兒》中扮演田華女兒的小演員沈靜華特地從外地趕到晚會現場,母女之間幾十年後的重逢讓在場的人潸然淚下;不在電視節目中露面已很長時間的王心剛這次也特地到場祝賀;秦怡與中年演員馬曉偉合演了《女藍5號》的片段;王曉棠在文革期間下放到農場時多虧一些善良的人們的幫助,這些在藝術家遭難時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普通人也在我們的特別節目中與他們重逢……

  節目在2002年12月30晚的黃金時間播出了,從那一刻開始,電影頻道的電話就成了熱線,全國各地的觀眾激動地告訴我們他們看到這臺節目的情形:你們辦了一件大好事,你們的特別節目太好了!面對觀眾的熱情,我相信,下一次舉辦類似的大型節目我一定更胸有成竹!文/潘軍

責編:曉宇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