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街上或是在酒吧裏聊天,有個陌生人走到你跟前,非常客氣地遞給你一張名片,請你不要緊張,也許將來某一天你就成為明星了。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段時間,電影《時差七小時》、《青春愛人事件》等都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選秀活動。
《青春愛人事件》劇組通過星探公司在全國各大城市挑選女主角,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該片導演灝然對通過這種方式發現新人,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女主角“少女柳芭”充滿信心。無獨有偶的是,最近剛剛開始拍攝、以深圳法官陳麟基為原型的影片《生死界線》,也是因為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主要演員而為媒體所關注,電影《時差七小時》的發佈會上男主演陳冠希頗顯孤單,只因為女主角還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劇組可是在網上全球徵募他的“另一半”。
不過説起來,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演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幾年前張藝謀就是通過網絡為自己的新片《幸福時光》挑中了“幸福女孩”董潔;2000年周星弛為影片《少林足球》尋找第二女主角,更是在香港、廣州和上海三地掀起了狂潮;遺憾的是,《少林足球》選出來的廣州女孩丁惠,在片中只有有數的幾次露臉,之後並沒有大紅大紫;通過網絡最終選出滿意女主角的張藝謀事後也發誓不再公開選秀,原因可能是來自媒體對於這種轟轟烈烈的選拔方式“自我炒作”的質疑和非議。
的確,一部影片的成功於否,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影片的質量好壞,選秀也好,作秀也罷,觀眾的認可才是最終的評判標準。
(邱衡寫稿、黃戀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