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樹豐碑 軍科著文紀念王樹聲大將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30日 15:12
軍事科學院
王樹聲同志是我黨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産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軍軍械裝備工作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卓越領導者。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至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治委員。他戎馬一生,赤膽忠心,鞠躬盡瘁,功勳卓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新中國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
王樹聲是黃麻起義的領導人,是鄂豫皖、川陜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的創始人之一,指揮了一系列重要戰役戰鬥,表現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能,是戰功顯赫的一代名將。
王樹聲1905年5月26日生於湖北省麻城乘馬崗項家衝村。大革命時期,他作為麻城縣農運領袖,指揮農民自衛軍與地主豪紳武裝進行了殊死鬥爭,其軍事指揮才能嶄露頭角。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王樹聲參與領導著名的黃麻起義,開闢鄂豫皖和川陜蘇區,創建紅四方面軍,先後任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第二路副司令,紅軍團長,紅四方面軍師長、軍長、副總指揮,赫赫威名,令敵聞風喪膽。1931年2月,王樹聲指揮鄂豫皖紅軍第30團一舉攻克豫東重鎮新集,首創“坑道爆破”攻堅的模範戰例。11月,他率領紅11師頑強抗擊援敵3個旅的輪番攻擊,擊潰其8個團,為奪取黃安戰役的勝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翌年1月,在商潢戰役中,王樹聲率紅11師,首先實施中間突破,繼爾轉入阻敵打援,為紅四方面軍奪取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徐向前總指揮讚揚王樹聲“在關鍵、激烈、危險的時刻,指揮部隊打得英勇、頑強、主動,充分表現了紅軍的優良戰鬥素質”。是役,他身負重傷,傷癒歸隊後調任紅軍第73師師長,旋即指揮該師參加潢光戰役,殲敵3個團,活捉敵旅長。王樹聲及所部的英雄事跡傳揚紅軍內外。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實施戰略轉移,王樹聲勇挑重擔,前期率部為全軍殿後,後期擔任開路先鋒,為方面軍轉移和進擊川北立下了頭功。1933年2月,四川軍閥田頌堯組織38個團5萬餘人發動“三路圍攻”。王樹聲堅決貫徹“收緊陣地”的作戰方針,指揮西線紅軍1個師頑強抗擊敵左路縱隊19個團的瘋狂進攻,殲敵4000余人,為勝利粉碎川軍“三路圍攻”奠定了基礎。同年10月,四川軍閥劉湘組織110多個團近20萬人發起“六路圍攻”。時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紅31軍軍長的王樹聲,依託蘇區,調兵布陣,指揮西線紅軍10個團防禦作戰10個多月,抗擊敵60多個團的反復進攻,為粉碎川軍“六路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1935年4月2日,王樹聲指揮紅31軍等部,一舉攻佔川陜邊界“鳥道天險”劍門關,全殲守敵3個團。此戰被紅軍將士譽為“王樹聲的傑作”。1935年6月,王樹聲指揮岷江支隊8個團,堅守岷江東岸,保障了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並完成掩護黨中央側後安全的光榮任務,受到了周恩來等中革軍委領導的高度讚揚。長征途中,王樹聲與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一道,與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行徑進行了有力鬥爭,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與統一。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紅四方面軍一部奉命西渡黃河,組成西路軍。王樹聲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西路軍副總指揮兼紅9軍軍長,協助徐向前、陳昌浩指揮部隊與敵人浴血奮戰4個多月,有力地策應了河東紅軍的戰略行動。西路軍作戰失利後,他臨危受命,率領1個支隊轉戰祁連山區,就地堅持遊擊戰爭,牽制敵人。爾後又憑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驚人的毅力,隻身輾轉到達延安。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他,並鼓勵他説:“西路軍失敗,你沒有責任,要繼續前進。”
抗日戰爭時期,王樹聲先後任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太行軍區專職副司令員兼動員武裝部部長,主持太行軍區工作。他自覺貫徹人民戰爭思想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率領軍民主動配合八路軍主力作戰,下大氣力抓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為太行抗日根據地正規軍、地方軍、民兵三結合武裝力量體制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44年11月,王樹聲任河南軍區司令員,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利用日、偽、頑之間的矛盾,採取“打、壓、擠、拉”和“栽花插柳”的策略方針,很快開闢了河南豫西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了我黨領導的人民抗日力量。
抗日戰爭勝利後,王樹聲奉命率河南軍區部隊及大批地方幹部南下鄂豫邊,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在中原解放區堅持鬥爭10個月,有力地支援了華北和東北地區我軍的戰略行動。1946年6月,蔣介石悍然發動全面內戰。王樹聲堅決貫徹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率領第1縱隊主力勝利實現中原突圍,在鄂西北堅持外線作戰10個月,以局部犧牲為爾後我軍“大舉出擊,經略中原”創造了有利條件。1947年秋,我軍轉入全國性戰略進攻。王樹聲主動請戰,重返大別山,任鄂豫軍區司令員,指揮軍區遊擊兵團“分兵發動群眾,集結對付敵人,有重點地開闢新區”,與兄弟部隊一起,成功實現了黨中央“問鼎中原”和“定鼎中原”的戰略目標。1949年5月起,王樹聲先後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湖北軍區司令員。他主動請纓指揮鄂豫皖邊大別山區的剿匪作戰,領導了湖北軍區的整編和擴軍,致力於軍區機關和部隊的正規化建設,推進建立普遍民兵制,大力加強人民武裝力量建設,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推進“三結合”的人民武裝力量體制,建設強大的國防軍和民兵,做出了驕人的業績。
二
王樹聲領導全軍軍械裝備工作,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重要原則建議,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是我軍軍械裝備工作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奠基人。
1955年3月,王樹聲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肩負起領導全軍軍械裝備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重擔。此時,我軍軍械裝備正處於第一次大換裝,由統一制式武器裝備更換部隊原有的陳舊落後的雜式武器裝備,武器生産由仿製逐漸向國産化過渡,這是我軍裝備建設史上一次歷史性的轉變。面對這一艱巨複雜的任務,王樹聲領導軍械部門積極探索推進軍械裝備建設、使武器裝備始終處於良好戰備狀態的方法和路子。他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軍隊換裝後軍械裝備保管、統計、維護等工作落後的狀態沒有根本好轉,軍械物資嚴重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他認為,這些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沒有從法規的角度來規範軍械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為此,他于1956年1月向軍委呈報了《關於目前軍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今後工作意見》。軍委很快批復“同意其所提建議”,並批轉了由王樹聲主持起草的《關於加強部隊軍械裝備保養工作的指示》。在王樹聲的直接領導下,總軍械部先後制定、完善了軍械裝備物資器材的登記、統計、調撥、供給、保管、保養、檢驗、修理、運輸、回收及危險品的保管與處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有力地保證了部隊戰備、作戰和訓練的順利進行。這些規定和措施的實施,使軍械管理和技術保障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為加速我軍軍械裝備現代化、國産化的進程,王樹聲向中央軍委建議應儘快建立軍械科研機構,開展軍械科學技術研究和試驗。中央軍委對此極為重視,批准成立了我軍第一個常規兵器研究所。王樹聲強調:軍械研究工作要依據毛主席“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和我軍的作戰經驗,充分考慮我國自然資源、工業水平、地理條件、南北氣候特點以及中國人體質等諸因素,吸收國外先進的軍械科技成果,並確立了“以我為主,逐步實現中國化”的科研方針。在他的關心和指導下,軍械科學研究所經過反復試驗和多方論證,確定了一批新武器的研發項目,我國的兵器生産即由仿製進入了自行設計、自行生産的發展新階段。
王樹聲還特別重視軍械裝備人才隊伍建設。他認為,軍械裝備工作是一門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沒有一支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就難以適應我軍軍械裝備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需要。1956年1月,他就軍械幹部的管理、培養、訓練與充實問題向軍委提出建議。軍委採納了他的建議,決定軍事工程學院每年增招90名軍械專業學員,由總軍械部選送50名尉級軍官到蘇聯學習,國家高教部每年分配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到軍械科研單位和新建部門工作;同時向全軍下發了《關於遴選軍械人員充實各級軍械機構的指示》和《關於軍械人員專業訓練的指示》。在1956年4月召開的全軍軍械學校校長和訓練部長會議上,王樹聲圍繞貫徹以教學為中心、掌握教學原則與教學方針、制定和完成教學大綱和訓練計劃、正確認識和解決教員與教學質量的辯證關係、加強和改進學校政治思想工作等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在他的關懷和指導下,全軍各軍械學校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兩年內先後培養了軍械管理和技術幹部、技工1萬餘人,對於提高全軍軍械裝備技術保障水平、促進軍械工作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三
王樹聲協助葉劍英領導軍事科學研究,殫精竭慮,盡職盡責,為繁榮軍事理論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軍事科研事業的開拓者和卓越領導者。
1959年11月,中央軍委任命王樹聲為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黨委第三書記,後任第二政治委員、第二書記。他在軍事科學院領導崗位上辛勤工作15年,直到辭世。
軍事科學院創建初期,毛澤東主席就指示院長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元帥:“要集中一批有豐富戰鬥經驗和工作經驗的同志,搞出一本自己的戰鬥條令來。”葉帥堅持執行毛主席的指示,迅速集中軍事科學院主要科研力量,並組織全軍大單位和院校合力攻關,編寫我軍第一代戰鬥條令,委託王樹聲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王樹聲恪盡職守,精心組織,協調各路人馬迅速投入緊張的條令起草工作。1960年4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由軍事科學院主持召開全軍編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師、團營戰鬥條令匯稿專業會議。王樹聲受葉帥委託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會議形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軍師戰鬥條令》初稿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團營戰鬥條令》初稿,印發全軍徵求意見。在軍委高度重視和葉帥直接領導下,經王樹聲等院領導和廣大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經反復修改,從1961年初到1963年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合成軍隊戰鬥條令概則》、《步兵戰鬥條令》、《合成軍隊軍師戰鬥條令》和《合成軍隊團營戰鬥條令》陸續頒發全軍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了自己的戰鬥條令。
為適應部隊訓練和未來反侵略戰爭的需要,20世紀70年代初,中央軍委決定由軍事科學院組織全軍修改我軍第一代戰鬥條令,王樹聲立即與粟裕大將等其他院領導商定,沿用葉帥領導編寫第一代戰鬥條令的成功做法,迅速展開條令的修改工作。1970年3月,軍事科學院主持召開“全軍修改條令條例座談會”,王樹聲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提出了諸多指導性意見。他強調:修改條令必須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針,樹立牢固的無産階級戰爭觀,堅決貫徹黨指揮槍的原則,強調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突出人民戰爭的偉大思想,突出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貫徹少而精的原則,著眼現代戰爭特點及其發展。在條令修改期間,王樹聲先後率調研組赴濟南、南京和福州軍區,深入基層部隊調查研究。在王樹聲精心組織下,軍事科學院與全軍各單位共同努力,對1961年至1964年頒發的我軍第一代戰鬥條令和共同條令分批完成修改,並經中央軍委批准,陸續頒發全軍。
1959年12月,葉帥向軍委建議建立“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採取“直觀教學法”,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我軍高中級幹部學習現代化軍事技術知識,研究技術與戰術結合、合成軍隊協同作戰指揮等問題創造良好條件。毛主席批准了葉帥的建議。王樹聲受葉帥重托,挑起了領導籌建教研館和組織教學的重任。在他的精心組織領導下,僅用3年多時間,建成了包括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鐵道兵、後勤、綜合所10個所,建築面積10余萬平方米、設備完善的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並先後完成高等軍事學院和後勤學院共465名高中級幹部的教學和全軍師以上幹部軍兵種知識集訓任務。劉少奇、朱德、鄧小平、賀龍等領導人和軍隊許多高級將領參觀時,稱讚教研館是一個現代化的宏偉工程,是培養我軍高級幹部的大課堂。但在“文革”中,教研館被黃永勝等人強令撤銷。葉劍英、王樹聲提及此事都感到極為痛心。
王樹聲既是卓越的軍事科研領導者,也是勤奮的研究員。1961年,軍委號召中將以上將領撰寫革命戰爭經驗總結,以指導院校教學與部隊戰役戰術訓練。王樹聲認真回顧戰鬥歷程,仔細查閱戰史資料,精心篩選成敗戰例,對自己20餘年的作戰經驗,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撰寫了《幾點作戰經驗》等重要文章。他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分別對“山地運動防禦”、“圍點打援”和“突圍戰鬥”等戰法的指導要領與戰術運用原則,作了比較系統的理論闡述。王樹聲還始終關注外軍的現狀和發展態勢,思考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給軍隊建設和未來戰爭造成的影響,探討現代條件下戰爭新特點和我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指導問題,並對現代條件下戰爭的特點作了精闢闡述。他強調,現代條件下的國防建設、軍隊建設必須從戰爭的新特點出發,研究解決軍隊編制體制、武器技術裝備、軍隊院校和部隊教育訓練、後勤建設和國防工程等方面的問題。
四
王樹聲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表現出徹底的革命精神、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優良的作風,體現了無産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王樹聲具有堅定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對黨無限忠誠,頑強執著,多次身陷絕境,歷經嚴峻考驗。王樹聲1926年入黨後,便在家鄉領導農民運動,他立場堅定,棄家取義鬧革命,深受農友們的擁戴。1927年12月,國民黨軍進攻黃麻,鎮壓鄂東軍,懸賞捉拿王樹聲。在一片白色恐怖下,他堅信革命的紅旗不倒、武裝鬥爭的星火不滅,留下了“九死一生找紅軍”的動人故事。1932年,張國燾在鄂豫皖蘇區大搞肅反擴大化,王樹聲的胞弟、胞妹和嫂嫂也遭錯殺,他本人被列入“肅整”對象。時任紅軍師長的王樹聲對黨忠貞不渝,強忍悲痛,率部參加商潢戰役,揮刀殺入敵陣,身負重傷。1937年西路軍作戰失利,他奉命率部就地堅持遊擊戰爭,後來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孤身一人,曆盡艱辛輾轉到達延安。王樹聲晚年病重住院期間,周恩來總理、徐向前、葉劍英、李先念同志去看望時,向他轉達毛主席的話:“王樹聲同志是個好同志。”周總理對他説:“你是黃麻起義的領導人,是鄂豫皖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你對黨是立過大功的。”徐向前對他説:“你是大別山的英雄。”他總是謙虛地説:“50多年來,黨對我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而我給黨做的工作太少。”王樹聲能上能下,識大體,顧大局,是守紀律、聽指揮的典範。1935年3月,王樹聲由方面軍副總指揮調任軍長,長征途中他由軍長調任教導團團長;1940年6月,他由晉冀豫軍區代司令員調任太行軍區專職副司令員;1949年5月,湖北軍區成立時,他任第二副司令員,原來的下屬成為他的上級;1957年7月,他由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改任總參軍械部部長。無論擔任什麼職務,他都能以革命的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名譽地位,堅決服從組織決定,盡心盡力地做好工作。他説:“職務高低,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爭名譽地位的權利。”
王樹聲非常關心部屬,愛兵至深。在鄂豫皖一次戰鬥中,放步哨的戰士打瞌睡,敵人襲擊過來,情況十分緊急。王樹聲命令部隊迅速撤出戰鬥,自己帶兩名警衛員硬是從敵人手裏搶回了那個戰士。戰後他解釋説:這個兵是我們的同志和戰友,錯誤歸錯誤,先救出人來再説。中原軍區1縱3旅旅長劉昌毅在一次戰鬥中身負重傷,王樹聲和妻子楊炬大夫日夜守護。幾十年後劉昌毅回憶這件事時仍激動地説:“這種革命感情是十分珍貴的。”1954年,人民解放軍準備實行軍銜制,大批老同志要退出現役轉地方安置。王樹聲兩次致信湖北軍區黨委常委,要他們“重視老幹部的安置問題”,還建議省政府“辦一所養老院性質的學校來照顧、管理、教育這些老同志”。在軍委擴大會議發言中,他説:“軍隊老幹部交地方供養,是革命勝利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問題,軍隊不可忽視這一工作。不僅在物質生活上要照顧,而且在政治、文化生活上也要適當地照顧。”
王樹聲始終保持正直、廉潔、普通一兵的本色。王樹聲生活儉樸有口皆碑。和平時期身居高位,他仍然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總軍械部為他建住宅,他的要求是“不準建圍墻、不準修豪華客廳、不準從市場上買傢具”。後來,有關部門為照顧他工作和生活方便,三次為他選點建房,他都以搬遷涉及居民住宅、影響黨的民族政策或宗教政策等理由拒絕了。在那所普通的平房裏,他一直住到1974年1月去世。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時,他去食堂就餐時總是與普通幹部一起排隊買飯。王樹聲病重期間,警衛員聽説他想吃家鄉味的魚丸子,就請某招待所的湖北大師傅做了一碗。因招待所不肯收錢,他再也沒有吃過第二次。王樹聲對妻子、兒女要求非常嚴格。妻子楊炬在海淀衛生局上班不搭乘他的專車;兒子楚還的工作問題,還是他逝世後在葉帥關心下才解決的。
“發為干戈白,心於社稷丹”。王樹聲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光輝業績彪炳史冊,他的高尚革命情操和優秀品質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