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來自河北省邯鄲市的全國人大代表譚秀玲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北京出生、長大,又到邯鄲工作。回首50多年人生經歷,最使譚秀玲激動的是自己四進人民大會堂。
譚秀玲記得,她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正逢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10週年。作為一名少先隊的代表,她光榮地走進了莊嚴雄偉的人民大會堂,舉手宣誓,聆聽講話,興奮、激動一直縈繞在她幼小的心靈裏:長大了,一定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好。
1964年,即將中學畢業的譚秀玲作為一名中學生代表,再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懷著另一種激動的心情聆聽了萬里市長的講話《一顆紅心,兩種準備》。譚秀玲説,激動之餘,當時就是一股衝動的感覺:我要到廣闊的天地裏為祖國獻身,黨讓我去哪兒我就去哪。
第三次進人民大會堂,譚秀玲記不得具體時間了。但當時她已經中學畢業,正好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作為一名群眾演員,她和許多人一起走上舞臺,高唱《國際歌》。當時全場呼應,她只感覺腦海中熱血奔涌。這一年,譚秀玲考上了護校,融入了部隊火熱的生活。
今天,譚秀玲第四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一起共商國是。此時,洋溢在她心裏的已不是激動,而是沉重的責任感。“每當去人民大會堂會場,透過車窗看到街頭的群眾,我就感到一種壓力。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想的是該如何反映民聲,行使好一名代表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