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跑兩會,一切都覺得新鮮。幾天下來,新鮮勁兒淡了,倒是從這些日子接觸最多的三類人身上發現了點兒有趣的東西。
人大代表都是各行各界的精英,是精英,當然大都公務繁忙。要想和他們多聊幾句可是要動點腦筋。久了,記者們還真琢磨出一點小竅門:採訪代表的一個好辦法就是“蹲點”,也就是説候在駐地會議室的走廊裏,想要見的人多半會在會議開始後的一兩個小時裏陸續出現,當然,如果偶爾碰上哪個代表“翹會”了,出門會會朋友透透氣,那就另當別論了。看來,代表們也不容易,要學會忙中偷閒。
同時輕鬆下來的還有記者的同行們。雖然新聞大戰的硝煙仍未散去,但顯然需要衝鋒陷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雖然他們依舊忙碌地穿梭在駐地、新聞中心和人民大會堂這幾點之間。戴著“藍牌子”的老記們臉上原本緊張、焦慮的神色也大都緩和了下來。當一位《聯合早報》的記者問到“為什麼這次大陸媒體對兩會的關注似乎不像往常那麼熱烈”時,記者發現,愛問“為什麼”是外國同行們的一個共同點,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了解中國的迫切願望。看來,中國正在吸引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想到這裡,自豪涌上心頭。
對於無緣“以車代步”的記者來説,這幾天幾乎把大半年的車都打了。跟“的哥”聊得多了,發覺他們是挺可愛的一個群體。雖然對於代表們是否完全盡職盡責,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可一旦真碰到了事兒他們卻毫不含糊。日前,在國誼賓館門口,記者上了一輛剛送代表回賓館的出租。在路上,這位的哥無意和記者聊起了剛才送這位代表從西單回國誼賓館的路上堵車了,結果本來也就20元的車費一下子蹦到了30多元。最終的哥卻堅持只收了代表20元錢。當記者告訴的哥,那位代表是記者曾經採訪過的一名擁有鉅額家資的企業家時,他卻很坦然:這個時候他只是人民代表,為人民代表行方便我很樂意。
代表是值得尊敬的,老百姓是可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