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兩會傳真     網站專稿     兩會聚焦     圖片報道     媒體評論     兩會多棱鏡     網上視頻看兩會         



《中國經濟時報》:失業率5%如何守住?


  5%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在今年的“兩會”上,令代表委員們心憂的事又多了一件,眼瞅著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在增加,城鎮失業率的比例在逐年攀高。儘管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在工作報告中説,今年我國將新增城鎮就業崗位800萬個以上,但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信號仍表明失業率在逐年攀升。從2001年城鎮失業率3.6%到2002年的4%,再到今年力爭控制在4.5%以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隨著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的逐年增多,每增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失業。人們不禁要問,5%的底線還有多遠?是否明年就是最後的期限?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趙湘平面對這個問題也是難以直面回答,“當前就業形勢只能用十分嚴峻來形容,不僅城鎮就業,農村就業和失業更是我們擔憂的。”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和平區人大副主任歐成中也面色凝重地表示:我們國家就業形勢相當嚴峻,一個是國有企業正處於轉軌時期,改革造成大量失業人員需要再就業,二是農村大量人口要向城市流動和轉移,三是我們每年還要新增一千萬的新生勞動力,三個方面造成了就業形勢的嚴峻,而且即使按專家計算,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150萬人就業,按今年報告中所説,將新增就業800萬個,但矛盾還是很大。當前我國不僅每年有2000萬人需要就業,城市裏還有1000萬下崗職工沒有實現再就業,這裡面有很多人年齡偏大,技能比較單一,重新就業在知識、技能上都有些不適應。因而,國家今年把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是比較客觀的。

  儘管是用“比較客觀”四個字,但言外之意,就業形勢的難度和形勢真是到了十字路口。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鄭功成坦率地説,“失業率的持續攀升在現階段將難以避免。” 正如歐成中委員所説,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這是多年來沒有開過的一個會,這表明黨和國家領導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就業與再就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已經到了不能不解決的地步。

  據統計,到2001年底,全國人口總數為127627萬人(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從業人員為73025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7.03%;城鎮從業人員佔從業人員總數的32.8%,鄉村從業人員佔從業人員總數的67.2%。

  鄭功成認為,當前我國勞動力資源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處於嚴重過剩狀態。而且宏觀方面的數據也表明,未來將有以億計的勞動者需要從第一産業轉移出來,即還需要創造以億計的新的就業崗位;而在第二、三産業從業人員中,2001年底職工人數只有10792萬人,這意味著大多數勞動者游離于正式的勞動組織之外,就業崗位的不穩定性日益明顯。即使是在職工隊伍中,國有企業還將大規模裁員,一些優勢企業因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競爭壓力也不能例外。因而失業率的持續攀升在現階段將難以避免。

  業內的專家人士分析認為,從宏觀和微觀的數據來看,當前每年新增勞動力數遠遠大於就業崗位增長數的情況下,失業率在近年內仍會向上攀升。5%已經離我們不遠。

  如何確保5%不突破?

  正如經濟學家所預計的那樣,如果我國能保持8%的經濟增長,則每年能新增1000萬個就業崗位,因而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就是對付失業率增長的最佳“藥方”。而這有待於我國三大産業的協調發展。

  官方的“藥方”非常明確,第一就是發展服務業以擴大就業和再就業。這一點,官方似乎與民間想到了一塊。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步步高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填對記者説,當前國家應該給民營經濟更多的政策支持,使民營經濟享受合理的地位,這樣才能刺激和鼓勵民營資本的投資,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而且民營經濟在實現再就業方面的容量是不可估量的。

  全國政協委員歐成中也建議,擴大就業的一個主要出路就是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和私營經濟的發展,這方面能吸納很多的就業。另一個方面是加快第三産業的發展,歐認為,我國當前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佔的比重仍比較低,只有30%多,而印度都有50%以上,以至目前我們有很多社區服務業還沒有人來做,因而要加大服務業的發展,加強對就業和再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擴寬服務類型和培訓領域,努力挖掘市場未開發的崗位。歐成中從天津和平區的實踐估計,一個社區,基本能夠安排6-8人就業。

  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建議,當前國家在就業政策上要向“三非”就業傾斜。一是大力發展非農産業,為農業大量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二是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業,為大量企業富餘勞動力消化創造環境;三是提倡非正規就業,為糾正勞動力市場失衡創造新的途徑。

  全國人大代表鄭功成則認為,我們不僅要考慮城鎮新增勞動力、結構調整中需要轉移的勞動力和迫於競爭壓力不斷裁減的勞動力的就業崗位,還要考慮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農業勞動力向非農領域大規模轉移的就業問題,城鎮勞動力與農村勞動力構成了我國現階段乃至相當長時期內的雙重就業壓力,就業不足必然直接地影響到城鄉居民的收入狀況與生活狀況的改善。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提醒説,今年就業壓力來自四個方面:新生勞動力增加。由於受人口出生高峰的影響,“十五”期間新達到勞動年齡的新生勞動力較“九五”平均每年多290萬人;雖然入世給我國新增了一些就業崗位,但由於企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失業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下崗職工再就業率不斷降低,失業人員不斷增加;農村勞動力流動增加。

  實際上,説到底,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才是解決就業的根本所在,如何做到宏觀與微觀的最有力協調將最大力度地解決就業和再就業。正如歐成中委員提議的一樣,作為政府,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將國家的就業和再就業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