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色彩的概念。據考證,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其中有“民勞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説,人們有勞有逸,日子就能好過。後來儒家把比大同社會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之為小康。按《禮記》的描述,所謂大同社會就是“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社會。而所謂小康社會則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能維持中等生活水準的社會。對歷朝歷代廣大貧苦農民來説,“大同”只是美好而無法實現的夢想,過上小康日子,才是他們現實可行的奮鬥目標。由此看來,小康概念源遠流長。那麼,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什麼新的含義呢?
切合實際 可望可及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古為今用,給“小康”賦以新的時代內涵。他用“小康”這個詞來表述“中國式的現代化”,由此引發了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根本性調整。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把人均國民生産總值800至1000美元、低於發達國家現代化標準的“中國式的現代化”稱之為“小康之家”、“小康的國家”。到了1984年3月21日,他在會見另一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又把這種“中國式的現代化”稱之為“小康社會”。他還指出:“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後來鄧小平又提出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設想,即以1980年為基點,到1990年,國民生産總值翻一番,解決溫飽問題。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産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再經過50年,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正式將實現小康確定為“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1992年,黨的十四大又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新發展,提出提前實現國民生産總值“翻兩番”的目標,到20世紀末使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邁上一個新臺階,人民生活由溫飽進入小康。
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當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的時候,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13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3%,經濟總量已由世界排名第10位躍升到第6位;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可以説,這13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是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的時期,是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的時期。千百年來困擾著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得到根本解決;祖祖輩輩關於小康生活的夢想,今天已經開始成為現實。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步步登高 鼓舞人心
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新的基礎。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謂低水平,就是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還比較低。所謂不全面,就是小康社會所要求達到的社會生活各項指標還沒有全面達到,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環境質量還有待提高。所謂發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平差距不小。黨的十六大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經驗,明確提出,要在21世紀的頭20年,集中力量,建設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並且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展現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建設一個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一個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所謂更高水平,就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用大體20年的時間,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3萬億美元,人均超過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謂更全面,就是經濟、政治、文化全面進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所謂發展比較均衡,就是使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足、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是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的新起點,是億萬人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新目標。
總起來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與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標,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人民的願望。
週密部署 全面推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和2010年的奮鬥目標,使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大臺階,為後十年的更大發展打好基礎。要完成好這個主要任務,我們就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是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在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強政治文明建設,並使政治文明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毫不放鬆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的要求;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既立足於做好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總之,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是實現新世紀新階段奮鬥目標的重要保證。可以肯定,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的祖國必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