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連續多日到各代表團旁聽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發現一些代表以省長、書記、市長相互稱謂,感覺很不舒服。而在北京代表團聽會,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到普通農民,從共和國的部長到來自基層的醫生、教師,均以代表互稱,頗感親切。
在北京團分組討論會上,召集人羅益鋒代表始終以某某代表相稱,儘管在座的代表中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文普等。其他代表發言時也都稱某代表,而不是某書記、某主任。
李乾構代表是沒有任何官銜的北京中醫醫院教授,他在發言時對與會者都以某代表來稱呼。翟若愚代表來自企業,他告訴我們:“回到自己的工作單位稱呼官職無可厚非,在審議報告的會上,都是來行使民主權利的人民代表,都應以代表相稱,我們對市委書記也稱劉淇代表。連工作人員都是這樣稱呼我們的。”
散會以後,記者就稱呼一事採訪了劉淇代表,他笑著説:“大家都是人民選出的代表,行使民主權利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在人代會上,以‘代表’相稱,拉近了代表之間的距離,很有親切感。”
稱呼雖説只是個符號,卻是社會文化形態的反映,在革命隊伍中,互稱同志倍感親切。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互稱代表既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精神,又能增強自豪感和責任感,提醒你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選出的代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因為每人身後都有支持你的選民。
稱代表不稱官職,民主之風撲面而來。看起來只是一個稱呼,反映的卻是清新的會風和政風。從稱呼中能感受到黨政領導幹部密切聯絡群眾的精神風貌,更能從中聆聽到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的腳步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