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消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村是關鍵。要解決農村問題,能否將農村富餘勞動力加快轉移又是關鍵。目前的問題不是有多少轉多少,而是要採取堅決的、強有力的措施加快他們的轉移。”作為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毛達如對農村小康建設格外關注。
怎樣加速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毛達如建議,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快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進程。二是努力創新農業農村組織經營體制。目前,我國農業經營分散,組織化、社會化程度低,加速組織創新,就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抓住培育龍頭企業這個關鍵,引導和推動全社會各類企業進入農業領域,建大龍頭、帶大基地、佔大市場,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農戶在農業生産、流通和社會化服務方面的主體作用,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同時,將技術指導、人才培訓、産品銷售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統一協調管理。
面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出口貿易方面的談判和協調問題,毛達如代表建議可通過建立農業行業協會來管理。國外發達國家農業行業協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並制定出相應的法律來規範行業協會的行為。(周曉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