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副主席劉亦銘説,兩岸經濟目前都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同時也面對着嚴峻挑戰。兩岸同胞應相互扶持,攜手合作,通過實現兩岸直接“三通”,開創兩岸經濟合作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和劉亦銘一樣,正在此間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代表、委員們紛紛呼籲,台灣當局應撤除障礙,儘快與祖國大陸就兩岸“三通”進行民間組織間的協商,讓台灣海峽這一天塹早日變成兩岸人民直接、雙嚮往來的通途。
兩岸經濟融合趨勢的出現,讓“三通”更成當務之急。劉亦銘分析説,目前台灣已成為大陸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同時,大批台資企業到大陸投資興業。海峽兩岸已經構成了“一個市場”,經濟互惠架構正逐步形成。兩岸“三通”既是兩岸共同的優先議題,更是台灣求生存、謀發展的客觀需要和當務之急。
香港特區全國政協委員施子清指出,如果説中華文化是聯絡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那麼兩岸“三通”就是聯絡兩岸的有形紐帶。加快實現“三通”,不僅有利於台灣,有利於兩岸人民,對於兩岸之間的融合,也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委員顏延齡説,兩岸只有一個媽祖,媽祖文化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目前每年都有大批台灣民眾到福建參拜媽祖祖廟,兩岸媽祖信眾也常有交流活動。但由於“三通”遲遲不通,給這一交流帶來了很多不便。希望台灣當局能儘快開放兩岸直航,不要讓海峽成為台灣信眾祭拜媽祖的人為阻礙。
代表、委員們指出,目前金門、馬祖與廈門、福州之間的通航即所謂的“小三通”,只是台灣當局迫於民意的權宜之計;臺商春節包機返臺,不過是“曲航”,而且是小範圍的,也與兩岸民眾直接往來的巨大需求相距甚遠。
“廈門已經為‘三通’做好一切準備。”廈門市市長張昌平代表説,“三通”對於兩岸是雙贏的選擇。去年,金門和廈門直航後,已經有37000名台胞來到廈門,許多金門鄉親到廈門來看病、購房、購物,甚至周末到廈門來聚餐。這説明,直接往來將有利於增進兩岸人民的感情。他指出,只有儘快“三通”,才能大大降低兩岸人流、物流往返、運輸的成本,真正方便同胞往來。
祖國大陸已經為兩岸直航做好各種準備。來自天津的全國政協委員陸錫蕾説,兩岸直航已是大勢所趨。許多大陸城市都希望能成為兩岸直航的口岸。以天津為例,天津擁有四通八達的海陸空交通網絡,周邊地區臺商聚集,完全可以成為兩岸直航的一個重要樞紐。浙江旅游集團總經理盧步東委員説,目前來大陸旅游的台灣同胞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大陸民眾希望到台灣旅游。而要推動兩岸旅游業的共同發展,做大兩岸間的旅游市場,“三通”是必須儘快實現的一個重要條件和基礎。
陸錫蕾指出,臺商春節包機的成行,充分證明兩岸直航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也説明通過民間渠道來進行“三通”談判是完全可行的。現在,“三通”之所以遲遲不能實現,完全是因為台灣當局在“百般找藉口、設障礙”。
劉亦銘表示,“三通”每前進一步都能使台灣直接受益。希望台灣當局以臺商春節包機為契機,早日響應祖國大陸的主張,拋開政治因素的影響和干擾,採取實際步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向直航,實現直接“三通”。(陳斌華 江國成 張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