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兩會傳真     網站專稿     兩會聚焦     圖片報道     媒體評論     兩會多棱鏡     網上視頻看兩會         



關注司法改革 代表委員捍衛“最後一道防線”


  新華網消息:清除害群之馬、純潔法官隊伍,解決群眾告狀難、申訴難……當司法不公和腐敗為公眾所詬病時,我國正通過司法改革力塑“社會公信力”。

  正在此間進行的“兩會”上,代表、委員高度關注司法改革,紛紛提出自己的議案、提案來捍衛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尹繼佐認為:“司法改革已經成為社會變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完善法律制度應對全球化挑戰的今天,我國“只有通過卓有成效的司法改革,才能維持自由公正的社會和高效的市場機制,迎接‘制度競爭’。”

  “兩會”上,民革中央和致公黨兩大參政黨聯合提案,建議設立區域民商事法院,破除司法領域地方保護主義;人大代表、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趙仕傑提出議案建議成立最高法院巡迴法庭。據統計,僅去年"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提出推進司法改革方面的建議、提案就有61件,佔最高人民法院當年辦理建議、提案總數的37%。尹繼佐説,這反映了“社會轉型期人們對司法權威的渴望”。

  人大代表、福建華僑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仲川認為,堅持司法公正是系統工程,要靠精密的制度設計加上高素質的法律專業人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11日在向全國人大作工作報告時説,過去5年來,法院在隊伍建設方面,把大力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把提高思想素質放在首位。將來,還要深化法院改革,比如改革和完善審判組織、審判方式、審判管理等制度,“更有效地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

  司法體制內改革一直在進行中。10多年來,全國法院改革圍繞“公正司法”深入進行:主審法官制度、一步到庭當庭宣判、證據開示制度、舉證期限制度、統一司法考試、穿法袍、敲法槌、裁判文書附“法官寄語”、小額案件簡易審判……

  尹繼佐認為,法院系統的改革為司法活動注入了一股清風,但從總體上沒有給司法帶來實質性突破,司法腐敗亦未得到有效遏止。“改革還是在‘深水區’外徘徊。”他説。

  尹繼佐認為,應當設立一個能強有力推動司法改革的主體,才能將司法改革的視野置於整個社會發展的視野之中,對司法改革所涉及的各個制度環節進行更具深度的分析和論證,突破就法律論法律的狹隘視野,更好地回應社會需求。

  他認為,這一主體應獨立於司法和行政兩個系統,並能協調司法和行政的關係;能夠及時全面收集相應信息,能站在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定適當的改革宏觀藍圖與具體規劃;能處理好改革與立法的關係,既能保證司法改革成果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又能切實推進改革方案在全國統一執行。

  尹為此提出議案,建議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司法改革委員會”。他的想法被認為是“改革司法改革”的思路。“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具有國家的最高權力,才有能力真正進行司法體制改革,有能力對全國性的司法改革進行指導策劃和組織安排,消除部門利益與偏見的影響。”他説。

  “越是對法治寄予厚望,人們要求司法改革的呼聲就會越高。”尹説。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