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説大衛對觀眾有極大的吸引力,讓8000名觀眾隨着他的意願上他的圈套,而這個“圈套”不是魔術本身,而是大衛的親近感和快樂感。作為與畢加索並稱的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達利一向以其天才奇特的想象、探索潛意識的意象著稱,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言行都充滿了跳躍、動感和傳奇,給人們留下了撲朔迷離的印象。
2002年7月31日晚,大衛 科波菲爾的魔術表演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揭開懸念,大衛與8000名觀眾快樂地玩了兩個小時的魔術游戲。在體育館舉行的晚會能有如此熱鬧,這在北京舞臺上是前所未有的。
2002年4月28日,達利互動展在廣州開始今年的首展。截至5月4日,開展7天來共接待觀眾近4000人,雖然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人數,但館方仍表示,有4000觀眾已經非常不錯。7月15日19點,讓人期待多時的狂想的旅程——大師達利互動展終於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掀起了神秘的蓋頭,舉行了開幕典禮,讓眾多媒體先睹為快;7月16日,展覽正式開始對外亮相,10月15日在京結束。展覽第一天售出1356張票,商品銷售業績也將近14000元,看來,北京觀眾對達利還是比較認可。11月25日至2003年1月24日展覽在上海人民廣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展出。之後,展覽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進行巡展。此次巡展前後在中國境內展出時間共一年。此次“狂想的旅程——大師達利互動展”展出的達利作品共有374件(套),包括繪畫作品344件,雕塑37件,黃金製品、青銅製品和玻璃製品共13件,燈具傢具6件,有關達利的外文版書籍多部,關於達利的電視、電影4部。
雖然美國魔術師大衛 科波菲爾的演出7月31日才開始,但所有的售票點5天前門票就已經斷檔,包括1660元貴賓票在內的所有的場地票,在一週前也已經賣光。31日的首場演出讓觀眾大飽了眼福。大衛的魅力究竟在哪?大衛創造的奇蹟與其説是一種魔術表演的成功,不如説是臺上演出與幕後商業運作二者完美結合的成功典範。中國能否涌現像大衛那樣的超級魔術師?如果單單從人的角度來談的話,大衛表演的魔術,中國魔術師都可以表演,從魔術技巧來看,應該沒有太大差異。但中國整個的魔術氛圍還沒有形成,魔術的商業化還處於起步階段,這樣的環境不可能涌現像大衛這樣的超級魔術大師。
較之大衛 科波菲爾的的魔術,薩爾瓦多 達利的畫展似乎遜色了一些。究其原因,近年從國外引進的美術作品展覽項目,口味比較單調。達利、畢加索、亨利 摩爾等等,大體上算同時代人。對於藝術圈的專業人士,他們早已是過時的“經典”,在個人創作上缺乏借鑒意義。對於普通觀眾,他們的變形和想象看多了也就不新鮮了,大師的名號可能不意味着審美的思考或愉悅,而是成為人們追逐“高雅”的旗幟,也因此在露面幾次之後就成了失寵的“昨日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