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0日一篇署名“曉聲”的文章《北大博導剽竊,叫人如何不失望》,目標直指北大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優秀教師王銘銘。文中指稱王在1998年6月出版的《想象的異邦》中有10萬字左右抄襲自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哈維蘭(W.A.Haviland)的《當代人類學》漢譯本,而王銘銘正是該書的主要譯者。
王銘銘抄襲事件在學術界所引起的驚愕是可想的,而王銘銘事件也不過是學術腐敗的冰山一角,因為隨後國家科學基金委首次公佈了2001年度學術腐敗案件。中國學術界人士痛定思痛,“學術腐敗” 生了即打,打了又生,愈生愈旺,這種“野火燒不盡”的狀態根源在哪? 我們又該如何直面“學術黑洞”?揭露、批駁、填沒,或是遠離?
許多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致認為,“學術腐敗”毫無疑問與學術隊伍的本身素質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與自我約束的“滑坡”是導致這一腐敗的內在原因。但不容回避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在學術界蔓延的浮躁、浮誇的“大躍進”式風氣亦不可逃脫“致腐”的“罪因”。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為,儘管學界和教育界一些有識之士早已意識到了關於中國學術發展的主觀願望和客觀可能之間的矛盾所産生的問題的嚴重性,但大多數人卻沒有正視它。據説為了提高科研水平,目前無論何種高校晉陞職稱時一律強調要有論文和研究著作,如此推導,恐怕幼兒園教師在評職稱時也必須提交學術論文。“現實的需要”和一批既得利益者的推動,學術腐敗迅速滋長,並以其強大離心力而形成了“學術黑洞”。
痛心疾首之餘,還應“刮骨療毒”。學術腐敗不獨是中國“特産”,縱觀國外學術界在面對類似“學術黑洞”事件時,往往道德與法律雙管齊下。道德自律的培養只是端正學術態度與意識的一個方面,而真正能強有力遏制住腐敗源頭的,還是嚴厲的法律制度。以法制的重拳出擊,如是方能稱之為真正的“直面學術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