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新聞聚焦     健康資訊     知識問答         



早期干預應何時進行


  早期干預應在六歲以前進行,最好是從三歲以前就開始。當然,只要一經發現,就應馬上開始。有的研究報告還説,當孩子五歲再開始早期干預的話,知識可以增加,但智力就增加不大了。這種看法的主要根據是,六歲以前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所謂關鍵期是指刺激的提供有最優時機,在這個時機最容易獲得反應。錯過了這個時機,反應或者不能獲得,或者不會達到最好的水平。

  這個概念是從動物研究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倫茲在訓練小鵝的追隨行為時發現,在小鵝孵出殼後二十四小時,有追隨一個活動著的客體的特點,過了這個時刻就很難形成了。所以他認為生後二十四小時內是小鵝形成追隨活動的客體的關鍵期。對於人的發展來説,早期也是關鍵期。比如學外語,學音樂、舞蹈都是早期學好。印度狼孩的例子也是説明早期經驗與人的認識能力有密切關係。

  早期是發展的關鍵期,其主要原因是,早期是行為的可塑期,受外界影響大。心理學家對早期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有許多研究。最早關心兒童早期經驗對以後行為影響的心理學家是弗洛伊德。他根據精神病患者對早年的回憶提出:早年,特別是生後頭六年,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有影響。美國心理學家亨特在1961年發表了一巨著《智力與經驗》,總結了他對動物和住在教養院嬰兒的研究。他發現在嬰兒期,一個孩子如果受了感情的剝奪,對以後智力的發展,會有不可逆轉的影響。反之,如果有良好的環境與教育,也會保持到永久。他還認為後一階段的智力來源於前一階段的智力,這樣一段一段可以推到早期。孩子年齡愈大,智力也就愈固定,所以要重視兒童早期的智力培育和智力開發。

  美國心理學布魯姆根據上千人的追蹤材料説:假定一個人的智力到十七歲是一百的話,那麼四歲以前就達到了40%,可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懷特的研究認為,早期經驗的關鍵期是生後頭三年。一位傳記作家福勒爾也提出過名人在童年時期都有過緊張的智力訓練,這是他們成為名人的關鍵。以上這些心理學家或科學家的實踐和理論,為早期干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早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但不等於錯過了這一有利時機就沒有作用了。事實證明,人的一生除了老年以外,智力都在發展著,環境對於人的智力發展總是起作用的,不過不如童年時期作用大而已。所以,在強調早期干預的重要性時,也不要把它絕對化,這才全面。

  
(原載《健康報》1987年1月16日)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