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視臺工作快20年了,一直都是領導審我的片子,自去年底擔任《為您服務》主編以後,審別人的片子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冷不丁角色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一時還真有點不知所措,這半年總算硬着頭皮頂了下來,但回頭想想,期間還真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也頗多感慨。
一日一編導攜片來審,看罷,我的臉上露出不滿之情。機靈的編導沒等我張口,搶先道:
“您別説啦!這片子我本來就是要重拍的。”
“那怎麼還拿來蒙事?”
“......”
事後我才知道,這部片子早由前任領導審查沒有通過,所以見我初來乍到,又拿到我這兒來碰碰運氣。説實話,片子很有想法,自我感覺也不錯,只是太空洞。説實話我心裏並不責怪這位編導,倒覺得這是給我出了一道考題。好在手下留情,題目不算太難,我答對了。
又一日審一編導的片子,審後我覺得沒什麼可修改的就對他説:“就這樣吧。”便示意審下一個人的片子。
該編導兩眼直直地盯着我,少頃,迷惑地問:“沒事啦?”
“沒事啦。”我説。
“真的沒事啦?”該編導還坐著不動。
“真的沒事啦!”於是我又開始審下一個片子。
過了一會兒,我聽身後有人説:“哈老師,我可以走了吧?”我一回頭,見還是剛才審片的那位編導,我説:“可以走了!”
這時才見該編導面露喜色,連道:“謝謝,謝謝哈老師!”
為您服務的節目向以製作精良,要求嚴格著稱,一般審片少有不經任何修改就通過的,許多片子都是經過一而再地修改才能過關。因此碰到不提任何意見就一把通過的片子,連編導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這位編導雖心存疑慮,又不願直問,所以旁敲側擊地一再試探,直到完全證實自己的片子確實不須任何修改就通過了,才欣喜離去。其實,我覺得對節目質量要求嚴格固然重要,但編導們的自信心更為重要。
在剛開始審片時,最怕審“法律幫助熱線”的節目,因為這是一檔專業化很強的欄目,自己恰恰又是法律知識十分匱乏的門外漢,所以審片時經常被許多法條搞得雲山霧罩。時有這種情況出現,當一片看完編導問有什麼意見時,只見我兩眼發直,啞口無言,半天憋出一句話來,還搞得編導莫名其妙——“再放一遍……”好再審得多了,也就漸漸明白該如何審法律節目了。一是掌握了製作這類節目的基本套路和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所以知道了什麼時候該要什麼,什麼地方該出什麼。二是非常討巧的一點,既然我的法律知識匱乏,索性就把自己當成個老百姓。本來法律節目就是向老百姓普法的節目,如果我什麼地方沒看明白,那不就證明老百姓也看不明白嗎?説好聽的這叫變被動為主動,説不好聽的這叫損招。不過好也好,損也好,這個辦法還的確屢試不爽。
(哈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