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我國的古村,可真是太多了。而現在這種倣古遊特別盛行,在過去的節目中,我們也介紹過很多古村。它們各具特色,也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就專門為大家介紹最能反映地域特徵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和自然條件的古民居。
在我國各個時期、各個地區都有盛行的民居形式。北方的民居大部分都採用四合院這種形式,而且又以北京的最為典型。北京除了有衚同裏的四合院,還有山地四合院,在距離北京市車程兩個小時的山谷裏就有這麼一個村子。
這個村落叫爨底下。爨,這個字當家講。永不分爨,也就是永不分家的意思。説起爨底下村的形成很有意思,它位於京西古道的要塞之處,京西古道就是北京通往山西運煤的要道,很多商人必經此地,於是有的人就在這裡開了客棧、車馬店,發了家以後就開始蓋房子了,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小山村。由於前後都是山,所以房子就依山而建,也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山地四合院。至今,這裡還有70多棟明清時期的四合院。
四合院顧名思義也就是由四棟房子圍合而成的院子,每一間房子都有著不同的功用。正房,一般情況下老人住,西廂房是兒子娶媳婦時候住,倒座是客人來了住。四合院的裝修,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它院落寬綽,四面房屋各自獨立,起居十分方便,關起門來便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到這來是了解中原地區人們生活風貌的好場所。
南方的古村落大都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給人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靈性。南方也有很多民居建築風格,但大家最愛去、在全國也最具影響力的就要算徽派建築了,在這為大家推薦安徽黟縣的宏村,因為它與西遞一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産,而且臥虎藏龍就是在那兒拍的。
宏村之所以如此有名,就是因為它的建築。這裡至今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有137幢。我們經常用粉墻、黛瓦、馬頭墻來形容徽派建築。那麼,他們為什麼要修起這麼高的墻呢?説起來也很有意思,當時徽州商人曾經是富甲一方,做生意賺了錢後回家蓋房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錢財,就把墻蓋得高高的,並且房子都粉成白色,形成外儉內繁的風格。內繁就是指徽派建築裏的三絕,即磚雕、木雕和石雕,這種雕刻刀法像北方的剪紙一樣,精細、流暢,而其中承志堂的木雕最絕,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我國的民居建築真可謂是千姿百態。除了剛才給你介紹的南北比較常見的民居形式外,還有很多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而産生的別具特色的民居。像內蒙古的蒙古包,雲南西雙版納的桿欄式建築,還有湖南湘西的吊腳樓等等,而其中最絕的就要算是土樓了。
我們到福建永定縣的古竹鄉去看看。這裡生活著的全部都是客家人,他們所賴以生存的土樓保留了幾百年來客家人的傳統,其實早在唐代就有土樓了,那時福建西部沒什麼人煙,只有土著居民。中原的漢人為了避免戰亂到達此處,卻受到了野獸和土匪的雙重襲擊,於是就把房子建成了這種有數百個房間,居住著幾百人的防禦性極強的土樓了。
土樓它是一個眾親聚居的場所,客家人在這裡世代繁衍,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裏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所有的故事也在這裡一幕幕地上演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