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霽有很長一段時間與母親相依為命,曾經的幸福家庭在人生的離合中變得不可捉摸。十五歲的陳霽,下意識的背負起自己與家庭的未來,成熟世故中傳達出一種責任的信息。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為了讓我上大學,繼續跑車。然後,也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到現在她也一直很支持我。我母親是一個挺敏感的人,她感情挺脆弱的,當她遇到一些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她就會跟我[的撥],跟我沒完沒了的説,有時候挺能夠理解她的。”
九平米的房子母女二人曾經住了很多年,買房子成了這個家庭的頭等大事。現在的陳霽有三份工作,經營書報亭、雜誌編輯、漫畫人。雖然,做漫畫是陳霽一生的理想與夢想,但是她還是會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花在經營家裏的書報亭上。早上十點,她要到一家圖書交易市場為書報亭進書。
“這個報亭是我大學畢業以後,正好東城區第一批分這個算是給下崗職工、待業青年的福利,然後我媽就説,你去申請一個吧,然後就把工作辭了回來幫忙,這個報亭畢竟需要體力、需要精力,家裏人年齡比較大了,還是希望能夠回來幫忙。當時我是給一個台灣人做漫畫,他要開一個公司,想要出書什麼的,我在幫他做。辭了職以後大概有整整一年的時間不想別的,也不想我想要做漫畫,想做其它的東西,就專心做這個,努力的想嘗試一下真正做生意是一種什麼感覺,經過自己一年的努力,付了家裏買房子的首期也覺得很滿意。”
九十年代初,日本漫畫及海外動畫片的大量涌入刺激中國內地卡通漫畫市場。在中國的卡通漫畫工程正式開始起步時,中國已經有了很大的動漫市場和一批盼望內地動漫業儘快起步的青少年,陳霽就是其中一員,實際上陳霽最想做的是一個職業漫畫人,也一度打算成立一個漫畫工作室,不過冷靜的陳霽覺得漫畫能夠大力發展的時機還未成熟,所以暫時做著一些插畫工作。
“我騎着小車去陳美華、姚非拉那兒去拜師學藝,我覺得中國的漫畫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做起來的,像日本經歷了五、六十年才到今天這個地步,中國從最早的五一五五工程到現在大概也就只有七、八年,所以我覺得像我們這一代人不可能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日本漫畫家那麼輝煌,將來會有人去種樹,會有人去乘涼,但不是我們。”
在堅持漫畫理想的同時陳霽仍在努力的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我現在還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在幫一本新出的雜誌《四十度》做一個八頁的稿子,是關於動漫角色扮演的,自己組稿選題,然後找照片、配插圖,我覺得對我還是有很多大幫助的。由於是剛開始做,所以在組稿的過程當中遇到很多困難,學的越多越好,你能夠感受到的越多越好。並不是説我大學畢業了,走到社會就不用再學了,工作就可以了,不是這樣的。”
陳霽的母親説:“我也支持她,小孩也挺不容易的,孩子挺知道疼我的,我也挺溺愛她的。”
陳霽家的新房子還沒裝修,陳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能讓母親住得更舒服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