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殘疾人日,據統計我國有聽力語言殘疾的人數越為2057萬人,佔我國殘疾人總數的首位,其中7歲以下的聾兒為80萬人。
看著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子和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們不禁想到了更多的和他們相似的家庭,那怎樣才能把聽力障礙給這些孩子帶來的傷害減少到最低呢?
應該説這樣的孩子如果越早發現,他年齡越小的時候發現他聽力有障礙的話,這樣呢他的發展還有就是他的語言的康復的效果會好一些。我身邊這個小孩呢他就是比較早地發現了他的聽力有問題。
曹文詳:“大家好。”
記者:“你叫什麼名字?”
曹文詳:“我叫曹文詳。”
記者:“你能告訴大家你在哪個學校上學嗎?”
曹文詳:“我在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上學。”
記者:“上六年級了?”
上六年級了。
曹文詳,今年14歲,在他4個月的時候被家長髮現有聽力障礙並及時地進行了康復治療,所以他現在的語言發育要好于其他晚被發現的孩子,看起來能做到早發現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告訴我們,據他們的研究成果表明,對先天性耳聾的最佳干預時間是出生後3個月內確認,出生後6個月內進行語言康復治療,否則的話聽力及語言的康復將被延遲。這是因為3周歲以前是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他們要接受大量的語言刺激,從而進行模倣學會説話,沒有先期的大量語言輸入是不可能有後期的語言輸出的,所以不儘早的對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進行康復和治療,就會導致小兒語言障礙甚至智力發育遲緩,造成他們心理和行為交往的缺陷。
那我們的家長一般都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孩子有聽力方面的問題的呢?
我們好像是8個多月那時候我們就發現了,1歲多。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孩子的聽力問題被家長髮現呢往往是在1歲左右的時候,這比起專家告訴我們的3個月內確認就晚了很多。現在呢我就告訴您有一種新的醫學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它可以讓您在最早的時間知道孩子是不是存在聽力的問題。目前在北京、濟南、煙臺、萊州等地5個醫院建立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基地。
新生兒聽力篩查就是在孩子出生1個月內,用一個可以發出聲音的探頭放在孩子的外耳道口處看這個孩子的耳朵能不能給探頭一個聲音的反饋,同時電腦可以作出相應地記錄。有聲音反饋的説明他聽力正常,沒有聲音反饋的説明他聽力異常,聲音反饋微弱的説明他是聽功能損傷的高危人群。在篩查過程中把聽功能有問題的 孩子篩查出來,對他們進行診斷然後及早的進行康復治療,根據這個小孩他的聽損傷的程度以聽損傷的特點可以來佩帶選配不同類型的助聽器,這個對孩子未來的語言的發育來講是有極大的重要的意義。
記者:“只有盡可能早地解決聽力障礙問題,這些孩子才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去學習語言,也可以讓他們有機會受到和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有能力實現他們的理想,給他們的家庭和整個社會都創造一些財富。最後我問了一下他們長大了想幹什麼,我發現其實這些孩子和健康的孩子的夢想都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