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8/13)
國家主席江澤民8月8日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蘇茲伯格、執行總編萊利維爾德等一行的採訪時,就中美關係、反導問題、中俄關係、台灣問題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深入闡述了我方的立場和觀點。
在回答是否擔心中美兩國可能開始一場新冷戰的提問時,江澤民説: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一樣,都不願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再發生新的熱戰、冷戰或動亂,而是渴望世界持久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我們把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作為中心任務。中國不搞擴張。中國不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也無意同任何國家對抗。中國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上一切國家平等相待,友好交往,互利合作。中美兩個大國存在分歧並不奇怪,但在維護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各自國家和全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都有共同的責任,需要加強合作。我們希望與美國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我對中美關係的前景是樂觀的。我相信,只要雙方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妥善處理兩國間的問題,中美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
關於反導問題,江澤民説:中國在反導問題上的立場,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點。第一,我們不贊成。同許多國家一樣,我們擔心此舉會造成一系列消極影響,不利於全球戰略穩定。第二,我們主張通過對話,尋求不損害各方安全利益的解決辦法。中國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用來自衛的,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為維護中國安全利益,我們也將確保中國核力量的有效性。
在談到中俄關係以及中俄最近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時,江澤民説:不久前我與普京總統在莫斯科共同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對二十一世紀中俄關係的發展作了長遠規劃,其中特別規定,締約雙方將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準則,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長期全面地發展兩國睦鄰、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個條約集中體現了兩國在雙邊關係和國際事務中廣泛的共同利益。條約摒棄了那種國家關係不是結盟就是對抗的冷戰思維,強調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基礎上加強相互理解、信任與合作,確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國家關係模式,將中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條約簽署後,在中俄兩國和國際上都産生了熱烈反響。國際社會對條約內容和意義普遍予以高度評價,認為中俄建立新型的國家關係有利於促進世界多極化、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有利於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
關於台灣問題,江澤民強調:台灣是中國的領土。解決台灣問題,關係全中國人民的感情,關係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關係中國的發展。全體中國人都盼望早日解決台灣問題,這就是民心所向。任何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都不會得逞。中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海峽兩岸的人民都是中國人,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比我們更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我們提出並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維護台灣同胞的利益。但我們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將使和平統一變得不可能。中美之間有三個聯合公報,即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一九七九年的建交公報和一九八二年的“八 一七”公報。這三個聯合公報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在三個聯合公報中,美方明確承諾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在“八 一七”公報中,美國政府還承諾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將逐步減少對台灣軍售並最後解決這個問題。但實際情況是,美方長期向中國的台灣地區出售先進武器,而且性能和數量不斷提高。這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干涉了中國的內政,增加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難度。美國這樣做,不僅會影響臺海地區的穩定和中美關係的改善,而且最終也不符合美國自身的利益。
在被問及中國共産黨今後在新的世紀裏如何發展時,江澤民説:中國共産黨是一個有著八十年曆史、六千四百萬黨員的大黨,有著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執政經驗。我們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地思考問題,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是符合實際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得到了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中國共産黨作為一個在十二億多人的大國執政的黨,必須與時俱進。
在談到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時,江澤民説:中國是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但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只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成為現實,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地位的根本變化。觀察當代中國的政治,首先要認清這個大前提。忽略了這一點,就不能從根本上正確認識中國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本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早就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進一步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完善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制度,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增加黨和國家的活力,充分調動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特點進一步發揮出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應該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我們不能照搬照抄別國的政治制度。我們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要充分考慮我國的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在回答關於反腐敗的提問時,江澤民説:腐敗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古今中外許多社會都有。現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説已經完全消滅了腐敗現象,只有程度的不同。中國正處於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時期,各方面的制度還不完善,再加上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殘余思想仍然存在,這就使腐敗現象仍有滋生蔓延的條件,也加大了反腐敗的難度。我們始終認為,反腐倡廉是順利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保證。我們在反腐敗問題上的態度是:堅定不移,堅持不懈,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反腐倡廉,既要治標,更要治本。實行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律是保證,監督是關鍵。要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剷除腐敗現象孳生蔓延的土壤。民主選舉和輿論監督都有利於抑制腐敗。我們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幹部、各級政府的領導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是選舉産生的。民主選舉,有利於督促幹部保持清正廉潔。我國的國情決定我們的選舉制度與西方國家不會完全一樣,也沒有必要完全一樣。輿論監督是人民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新聞媒體在對政府官員監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多報刊、電視臺、電臺和其他媒體都有專門欄目,揭露了不少問題。
在記者問到中國的政黨制度時,江澤民答:很多人對中國政黨制度至今還不甚了解。中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此外還有八個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産黨合作,參與執政。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就國家大政方針進行協商,充分發揚民主。這種做法已經制度化、法律化了。我經常同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討論。我覺得這樣做很有好處。世界上很難找出政黨制度、政治制度完全相同的國家。各國有各國的國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建立和完善政黨制度,關鍵是要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有利於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大國,要把十二億多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向著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必須有堅強的政治領導。否則,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歷程得出的結論,也是分析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江澤民還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其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