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的實踐,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重慶經濟社會要有更快更大的發展,必須實行大開放。
1996年,重慶舉辦"投資貿易洽談會暨三峽國際旅遊節",至今已經7屆。2001年,重慶設立了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産業基地--北部新區。2002年8月,重慶出口加工區通過了國務院8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行。目前,已有中日合資、日本獨資、中美合資等企業入駐出口加工區。
為改善投資硬環境,重慶實施了“8小時重慶"、"半小時主城"交通工程和"重慶信息港"等工程建設以及路橋收費制度改革。為改善投資軟環境,兩年前,當重慶市委、市政府推出綜合整治發展環境的“十個一批”。時過一年,重慶市委、市政府根據形勢的發展,又出臺新的“十個一批”,進一步開放市場,規範行為。不久前,以“制定一批入世應對措施”、“規範一批政務管理行為”等為內容的第三個“十個一批”出臺,展現出重慶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
大開放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國45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十二位,在20個中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名列榜首。2002年6月,國家開發銀行等9家金融機構向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及土地整治開發項目提供了261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2002年8月,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和重慶市商業銀行,分別與高新區(北部新區高新園)簽下了18億元貸款合作協議。
從諾基亞,ABB、福特等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登陸主城區,到"娃哈哈"、"格力"、"敖東"等名牌産品落戶三峽庫區;從日本住友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等多家境外金融組織在渝開設辦事機構,到通向漢城、名古屋、慕尼黑、東京等多條國際航線的開通……重慶開放的步伐堅定豪邁。我們相信,重慶在對外開放中一定能夠發揮出橋頭堡的重要功能,以示範、輻射和帶動的重要作用,促進西部大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