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陜西以其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強勁的輻射帶動功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三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使省會西安市政建設不斷發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陜西的交通日新月異,不知不覺當中,一個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現代化的新陜西日漸呈現在人們面前。
西安地圖出版社,曾經承擔了所有西安市地圖的繪製出版工作,在1999年以前,人們手中這樣的一幅西安地圖每隔兩年,甚至三四年才改版一次。而到了今年,從1--5月份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西安市的交通旅游地圖已經改版了五次。記者採訪了西安市地圖出版社社長董旭明,他説:像去年我們正在製圖,突然來了個消息説桃源南路通車了,以前的工作推倒,再重新制一遍版,這麼頻繁的更新,儘管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一些麻煩,但看著我們自己生活的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裏也是挺高興的。
拿着1999年的地圖與2002年新版地圖做個比較,相信每位西安人都會感到驚喜,從地圖上看,1999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前,西安人工作生活還主要集中在二環以內及南郊的區域,而到了今天,已經迅速擴大到了繞城高速公路以內的範圍。與三年前的規劃相比,西安城區面積已經擴大了近一倍。地圖的比例尺一次次變小,西安卻一天天長大了。
西安高新區唐延路,在99年的地圖上西邊的這塊地方還是一片農村,而現已有西安軟體園,西工大産業園,大唐電信,開米公司等幾十家高新企業在這裡安家落戶,成為高新區飛速發展的又一新亮點。
西安高新區的快速擴張,已經讓長安縣的郭杜鎮近水樓臺先得月,隨着長安科技産業園的興建,這個小鎮一夜之間從鄉村變成了省會城市耀眼的一部分。長安科技産業園工作人員對此感受頗深,去年他們到這兒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地,現在是廠房林立,馬路寬敞,一條一條的。
從地圖上看,變化最大的還有北郊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圖上清晰標明的國內外知名大公司、大企業,顯示了這個國家級開發區良好的發展勢頭。
而這些遍佈東西南北郊、集中連片的居民小區,旅游度假村則表明西安人的生活追求已經不限於吃飽穿暖了。西安在變大的同時,也變得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了。
一位西安市民説: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都是馬路很寬,高樓也很多,我們西安現在也是如此,正在向着發達國家的大城市變化。
西安北郊的呂小寨立交橋,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立交橋,隨着二環路,繞城高速公路北段的的建成通車,把西安市區與一條條東出西進南下北上的快速通道連接起來, 從繞城高速出發,西安人通過高速路半天之內可以西到寶雞東至潼關,向北經西銅--銅黃高速路到延安,榆林,向南直達漢中、安康,一天之內可以到達周邊省份。據省交通部廳統計,三年來,全省僅高等級公路就新增加1900多公里,西部大開發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把陜西擺上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棋盤,陜西就在這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在飛馳的車輪上變得更加快捷了。
從地圖看變化,令人驚喜而振奮,西部大開發,三年彈指一揮間,西安變大變美了,陜西變快了,這一變化之間,一個努力走在西部大開發前列的新西安,一個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陜西正向我們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