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高躍 魯潛 攝像:高嵩 張巍
這個正在搬家的地方,就是鎮江市民間文藝資料庫。
走進這間不大的房子,工作人員們正在整理她們的“庫存”。因為現在的這間“庫房”太小了,已經容不下多年累積的“庫存”,所以鎮江市政府又給了資料庫一個更大的“庫房”。
其實,鎮江人更願意把這個資料庫稱為“中國第一庫”。的確,他們是中國最早開始收集、整理民間文藝資料的。
今天,這裡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和一捆捆的書籍、資料、手稿是許許多多人幾十年苦心收集來的。
在這些已發黃的資料和手稿上,蒐集、整理人一欄裏,總是能看到康新民這個名字,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
採訪: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研究員康新民
“我採訪的人當中,最早的在70年代的時候年紀最大的採訪過101歲的老人,那麼現在就很大了,大部分的老人都不在世了,他們所講述的故事,他們所搞的民間文化的記憶,都是代表那個時代的特徵,應當保持它原來的最基本的基因,那麼我們現在把它記錄下來以後呢,為今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康新民就是這間被人們稱之為“中國第一庫”的創始人。60年代初,康新民參與了《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的收集工作。從此就沒有間斷過。
採訪: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研究員康新民
“所以説從文字記錄開始,到了86年以後,有了錄音機,開始用錄音機,到了90年代的時候我們也搞了一個小型的攝像機,這樣我們就是有錄音機、有攝像機、有照相機,帶着三機下去採訪。”
民間文化可以説是一切文化的根,也是鎮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根。
採訪: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研究員康新民
“作為一個國家來講,民間文化的保存的完整程度如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標誌,所以在搞三套集成這個當中呢,就想到了如何把這些資料保存下來,這樣就想到了建立資料庫。”
康新民從收集、整理民間文學,即而想到了保存和研究。1987年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第一家民間文藝資料庫成立了。
十幾年來,資料庫從保存那些無形的、口頭的非物質遺産,又擴大到了其他的方面。
採訪: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研究員康新民
“竹編、正則繡、瓷刻、木雕、剪紙,蠟畫、這些種類不斷在擴大,他們也需要把它保存下來,就是説它們這些東西如果不保存也會被丟失。”
鎮江是座具有3000多年曆史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民間文化積澱。
孩子們嘴裏吹着的這個玩具,叫華山泥叫叫。在鎮江的華山村已有1千多年的歷史。
鎮江地區只有華山村的人會製作泥叫叫。據説就是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時,陜西華山地區的移民為躲避戰亂,南移到鎮江,`一同帶來的。
千百年了,製作泥叫叫的技藝在這裡代代相傳着。
逢年過節的時候,鎮江的農村裏,很多人家都要製作一種叫堆花團面塑的東西,為的是把節日鋪陳的更加熱鬧。這是江南稻作文化的産物,也是鎮江地區傳統的民間工藝。
麵糰主要以糯米粉為原料。蒸熟後,再根據需要擺放上各種用面捏出來的鮮艷的花朵,或神話故事裏的人物。糯米糰是可以吃的,但上面的節日喜氣,還是看著比吃了更好。
堆花團面塑是鎮江地區祭祀習俗中重要的部分,過去先民們用它祭天地、祭鬼神、祭祖先,今天,它是婚慶、壽喜、年節習俗中的吉祥禮物。
這荷塘、田間傳來的歌聲,當地人叫它田歌。耕作歌俗在鎮江地區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這些飽含着江南耕作文化積濱的民歌,現在在田間地頭,已經很難聽到了。
採訪:鎮江民間文藝館館長:吳林森
“因為作為民間文化本身是一切文化的根,作為我們來講的話,一個首先是要保存它,但是也不能説把它全部放在自己的倉庫裏面不動它,我們還要利用它,還要把它優秀的部分應該發揚光大,一代代傳下去。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民間和現代的相結合,假如不結合的話,我們就全部收到庫裏邊去,這樣的話呢我們還要發揚光大,使我們的民族的精華部分能夠不斷的延伸。”
再過幾天“中國第一庫”就要搬進這所新房子裏了。應該説“中國第一庫”,第一就第一在這個庫字上的。字典是這樣定義“庫”的。——庫與館的不同,是它即收進、存放物品,也發散物品。它盡攬世間精華,但這些精華還可以不斷的被産生,創造。
今天,鎮江民間文藝資料庫就是這樣,把根基深深地紮在了3000年曆史的文化底蘊當中,紮在了優秀民間文化、藝術的沃土當中,紮在了鎮江雄奇、秀美的山山水水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