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沿著東湖的南岸向東行,當看見這個標誌,光谷就到了。
這一帶是中國中部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匯聚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8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專業科技人員2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25萬名,兩院院士45名,科教實力在全國也名列前茅。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1976年在這裡拉出了中國的第一根光纖,1982年開通了中國第一個光纖通信系統工程,目前這裡是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光電子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便開始投入激光技術研究,今天仍然走在中國激光技術研究及應用的最前沿。
1988年依託這裡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成,並很快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2000年3月根據世界高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區內光電子信息産業實力較強的特點,在充分聽取了專家的意見後,一個新的構想被提出來了。
採訪:武漢 中國光谷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張平
大概有10名全國政協委員,在政協會議上向全國政協提出了一個提案,就是要在武漢東湖開發區,建立中國的光谷,因為在這個武漢東湖開發區裏,聚集了一大批從事光電子技術研究,開發和産業化的人材,也有一大批光電子方面的生産企業。
2001年7月建立武漢中國光谷的建議,得到國家的採納,東湖開發區正式成為中國惟一的國家光電子信息産業基地,光谷中目前註冊的企業有5000多家,其中很多發展勢頭良好。
長飛光纖光纜公司當今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和研發企業,目前生産能力已分別達到了年産光纖1000萬公里和光纜7萬皮長公里。
光谷內一些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國外同行的認可,在某些領域正在接近或者已經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採訪: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于少華博士
武漢郵科院是這裡的一個龍頭企業,也做了一些比較前沿的工作,體現在研發方面,體現在標準的建議,制定等等這些方面,目前來看總的要領先一年左右。
前年和去年武漢郵科院提出的兩項技術提案,被國際電聯批准並成為國際標準,這意味著中國人已經掌握了IP領域裏的關鍵技術。
中國光谷有一個特點就是年輕人多,他們當中有許多從海外歸來的博士和專家。
周宗儀,留學加拿大的博士,1999年他與其它幾位志同道合的留學生一起回國創業,在光谷創辦了漢網高技術有限公司,短短三年多的時間,他們的公司已發展成為光谷裏一個非常有潛力的重點企業。
採訪:漢網高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周宗儀
從這兩年多的進展情況,應該説還是非常快的,我們基本上從一元所有,到現在已經研究開發出了一個IP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平臺以及相應的三級增強性的系統技術,這個在國外也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做得到,但我們僅僅以近100人左右的研發隊伍,投入了只有相當於幾百萬美元這樣一個規模,總的來説,發展應該算非常快的。
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各國高新技術産業競爭的焦點正在迅速從微電子産業轉向光電子信息産業,武漢中國光谷的建立,順應了這一新的形勢,它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正在日益顯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