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十六大特別節目]《綠色天路》


  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一條從中國青海省的格爾木到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的鐵路正在鋪設。

  採訪:中國政府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鄭重宣佈:

  全體參加青藏鐵路建設的同志們,你們要貫徹落實國務院的精神,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生態環境,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護我們祖國的每一寸綠地。

  為了把青藏鐵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控制到最低程度,中國政府用於環境保護工程的投資達到十二億元人民幣,遠遠高於其他鐵路項目的環保投資。

  採訪:——青藏線環境投資分兩塊,一塊是環境保護,另一塊是水土保持。環境保護主要包括:植被恢復、景觀恢復、設置污水沉澱池、垃圾掩埋場等等。水土保持包括:固沙、治沙、取土坑的掩埋,還有採石場等等景觀的恢復。

  青藏鐵路的影響範圍儘管一般只在線路兩側幾十米,佔青藏高原總面積的比例極小,但在立項、勘測設計和工程建設中,都制定了完善有效的環保方案,實現了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産。

  羊八井隧道群,是青藏鐵路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根據設計,隧道進口方向需要修建800米的路基。為保護地面植被,開工之前,施工單位經過反復論證,決定增加投資30多萬元人民幣,採用移植的辦法,將工地上的兩萬多平米草皮移植到河邊,並由專人精心養護。

  採訪:——冬季,準備進行冬灌,確保草皮順利地過冬。目前,移植過來的兩萬多平米草皮,基本上都是成活的。等到來年春天,這些草皮將被重新移植到已經完工的路基邊坡上。

  借鑒西寧至格爾木鐵路種草植樹的寶貴經驗,在鋪架格爾木至拉薩的鐵路中,建設者們在自然條件稍好的地段,精選適合高原生長的草種和樹苗進行人工種植,並籌劃將鐵路沿線逐步建成大面積的防護林帶。

  這些五彩繽紛的彩旗,在青藏鐵路各個工地都能見到。其目的並不是單純的裝點環境,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止車輛和人員到彩旗之外的草地上去,造成施工範圍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壞。無論什麼時候,在施工場外都看不到一個車輪轍印,就是在工地上,也看不到一張廢紙和其它廢棄物。

  當鐵路要經過林周彭波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時,為了不干擾黑頸鶴的平靜生活,鐵路只好繞避這裡,經羊八井而行。

  採訪:我們通過走訪野生動物保護者和青藏公路的養路工,以及現場調查動物的足跡和糞便,確定了動物的遷徙路線,在鐵路和遷徙路線交叉的地方設置通道。我們用四種方法:一個是利用既有的橋涵,一個是利用既有的隧道,還有就是設專用的橋涵通道和設置緩坡平交道四種方法來解決動物通道問題。

  為保障沿線野生動物遷徙活動不受影響,在設計方案時,全線就確定了33處動物遷徙通道。

  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主要棲息地,每年6、7月份藏羚羊都要從楚瑪爾河遷往卓乃湖産育小藏羚羊,遷徙時間一般約半個月左右。今年6月下旬,每天下午和晚上,這裡都有成群的藏羚羊徘徊在工地周圍。為了讓藏羚羊順利遷徙,施工單位按照統一安排,停止施工,拔掉環保警戒線,迅速組織人員撤離現場,讓望而卻步的藏羚羊安心地通過施工區段。

  採訪:——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保護好了野生動物,我們受點損失,我們也值得。

  全長1110公里的青藏鐵路,有550公里連續多年凍土區。如施工不當,就會造成凍土凍漲隆起和融化塌陷,這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影響了工程質量。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科研人員就在高原多年凍土地區進行修建鐵路的科研和試驗工作,並在青藏高原風火山埡口北坡海拔四千七百五十米處建立了試驗場,四十年堅持觀測、試驗不間斷,為修建青藏鐵路提供了1200萬個數據。

  通過科學試驗,專家們找到了施工過程中有效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措施,總結出合理控制路基高度、鋪設保溫層、以橋代路和築通風路基等一整套保護凍土的工程措施,並運用在凍土區段的施工中。

  青藏高原可可西裏的南部邊緣,是青藏鐵路凍土特徵最為明顯的地區。按原設計方案這裡是築一段高1米多的路基後鋪軌,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這裡地質結構複雜,凍土四季變化大,鋪設路基後會影響路基的穩定性。於是,更改設計,採取了以橋代路方案,投資3億元人民幣,在原址建起一座11.7公里的特大橋。青藏鐵路全線最長的特大橋--清水河大橋,從此將聳立在這裡。

  盛夏的每一個夜晚,當白天烈日帶給青藏高原的溫暖散盡以後,青藏鐵路凍土區段的架橋人員都穿上厚厚的服裝,忙碌在工地上。為什麼白天不幹,晚上施工呢?原來是為了避免破壞凍土的熱平衡和穩定性。工人們只好捨棄白天施工的最佳時間,選擇寒冷的夜晚。全長1500米的青藏鐵路巴拉大才曲特大橋自開工以來,天天都是如此施工。

  採訪:——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橋梁施工,必須儘快地成孔,混凝土的溫度不能超過攝氏五度,所以在天氣變暖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在晚上進行灌樁。

  在青藏鐵路建設中,石料和土方的用量非常大,一旦盲目採挖,隨意取棄土,其後果將不堪設想。為此,各施工單位都制定了相應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層層簽訂了環保責任狀,建立了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嚴格到指定地點取土採石,回填廢坑,在這裡得到了不折不扣地執行。有效的環保獎罰制度,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青藏鐵路沿線有眾多的高原湖泊和沼澤型濕地,在設計施工中,採取了繞避方案, 實在不能避免的,增加了涵洞數量,保護水源暢通,防止了濕地萎縮和功能退化 ,同時,注重了機械作業和施工污水的處理,減少了污染。

  “家住長江尾,來到長江頭,保護長江源,就是保護家鄉水。”這首詩在長江源特大橋工地上廣為流傳,它表達了施工人員珍愛沱沱河,保護長江源的心聲。

  長江源特大橋全長1389.6米,位於長江公路橋的上遊,是名副其實的長江第一橋。設計中,採用了大跨度方案,不會改變河流的流向。施工中,河床上作業的機械經過了嚴格的挑選測試,避免了機械油洩露到河水中。施工産生的污水經過沉澱處理,經環保監測人員監測認可後,才排放到沱沱河裏。

  ——這是沱沱河的水,這是沉澱池的凈化水,從總體上看,沉澱池的水排入沱沱河,對沱沱河水沒有污染。

  “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樣,愛護青藏高原的生態”。在這種理念的驅動下,建設者們從關聯自己生活的一點一滴入手,控制人為污染。所有住地的供暖都使用了燃油鍋爐或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大量的食品加工集中到了格爾木市,可降解的生活垃圾按指定地點掩埋,不可降解的拉到格爾木集中處理,生活污水經過處理達標後排放。

  根據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及野生動物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凍土環境、景觀環境、水環境及施工污染控制的研究,中國鐵道部聯合有關研究部門編制了青藏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監理單位每月向地方環保部門提出環保監理報告,每年向國家環保總局提交環保監理總報告。同時,實行了全程環境監理,沿線政府還與各工程建設單位簽訂了施工標段環境保護責任書。這在中國鐵路建設中還是第一次。

  從近期看,不可否認進藏鐵路施工和建成後投入運營,將對青藏高原的環保産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青藏鐵路建設比其他地區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環保要求最高,環境評價工作也最特殊,因此這種影響已經降到了最低。而從長遠看,青藏鐵路可以將西北地區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通過經濟、便捷的通道運進西藏,對改變西藏的能源結構、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場、保護生態作用重大。

  人們把正在建設中的青藏鐵路稱為綠色的天路,他們相信沿著綠色的天路走來的是幸福和美好。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