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福州市新建的居民小區,像這樣的樓群,正在福州拔地而起,聳立在閩江兩岸。新的變化給福州的居民帶來了新的生活,從居住條件的改善,可以看出福州日新月異的發展。
洪木水原來是八口人住在擁擠的房子裏,現在住房得到了改善。
福州居民:“洪木水現在比較寬裕,住的比較寬裕,住的比較輕鬆。”
(記者):“你原來68平米是幾口人一起住?”
(回答):“當時我們兩家一個房間,都住在一起。”
(記者):“原來房子結構是什麼樣的?”
(回答):“木頭房子。”
(記者):“冬天怎麼樣,夏天怎麼樣?”
(回答):“冬天比較冷一點,到夏天也是很熱,現在條件好一點,層數也高,空氣也好,我們一家住得比較滿意,政府辦這一件事我們很高興。”
歷史上福州曾被稱作“紙褙福州城”,所謂“紙褙福州”,指的是從前福州居住條件很差,當時老百姓的房子大多是木板結構的二層小樓房,一戶挨一戶,一家連一家。屋裏用紙將四週糊起來,裱褙後看起來美觀一些,也勉得透風。這樣的房子冬天冷,夏天熱,是可以想見的。稍有不慎,一處着火,殃及一大片,這就是“紙褙福州”的來歷。“紙糊的福州”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眼前這些林立的標準樓房,福州城可稱得上舊貌換新顏。
採訪:福州市建設局副局長:李月健
市政府決定,以蒼霞舊屋為突破口,爭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市區內的主要舊城改造。
以蒼霞新區為例,我們看到這裡的設施比較齊備完善。園林式的建築,小橋流水。周到的服務系統,不僅有健身鍛煉的場所,還有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及醫療站。這幾位老人已有八、九十歲高齡,仍然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在這裡安享晚年。紙褙舊棚屋已成為他們記憶中遠去的陰影。隨着福州市政府“東擴南進”新區建設方案的實施,以閩江為軸線的城市發展趨勢已經初步形成。
採訪
記者:“你家先生姓什麼?”
回答:“姓陳。”
記者:“工作是做什麼的?”
回答:“在福州大學當老師。”
記者:“這種房間住幾口人?”
回答:“六口。”
記者:“都有誰?”
回答:“我們兩個老人家,還有我們老二一對小倆口,還有老大有時候在這裡住,有時候到他自己窩住。”
記者:“這個房間樓上樓下有多少平米?”
回答:“有250平米左右。”
這當然是人們所嚮往的居住條件,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但是隨着施工機械的“轉動”,一座座“以人為本”的更新更現代的居民住宅樓將在閩江兩岸高高聳起。
採訪:中共福州市委書記何立峰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福州城市也在逐漸擴大,市委市政府在根據現在的現實情況,提出了‘東擴南進’的城市發展戰略,形象上的感覺我覺得應該是勝過空間擴大,這種無形當中的感覺就是提升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質,他更進一步懂得了什麼叫花園城市,什麼叫生態城市,什麼叫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一首詩中所嚮往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希冀,在今日的福州城已經成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