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都的大街上,放眼望去,鄉老坎、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滿街的招牌數不勝數,這裡是川菜的天下。這幾年,似乎是一夜間,人們發現滿街的飯店,不論是招牌,還是室內外的裝飾都悄沒聲地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可以説鄉土文化浸透了整個成都的川菜館。何農是這場鄉土文化運動的發起者,他的想法確實有些獨到。
巴國布衣餐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農:現代的人不僅僅要求環境比較舒適,比較豪華,他要一定的文化特徵,那麼川菜就是生在這樣一個環境當中,如果你把生長川菜那個文化背景給它展現出來,他覺得非常地吻和,餐廳也很有特點,特別是老外或者外地客人,一到四川,吃這個菜,基本上體現了四川的民風民情,所以做這種民居民風這種感覺,也比較容易適合他們的需求,所以我覺得現在基本上川菜走得都是民間風味的路子,包括裝修。
在成都,只要是有一定規模的酒店、飯館,裏面的裝修一定會透出某種文化氛圍。成都人聚餐一定要熱鬧,認識的、不認識的湊在一桌,拿起筷子就是朋友。成都人説,可以不掙錢,但是不能沒朋友。成都人平民化的飲食文化的確是別具一格。當地的主人説,我們這平民化、民俗化是從老百姓的生活裏提煉出來的。
作家——魏明倫:川菜跟巴蜀文化有關係。現在不僅是,以前僅僅是滿足於充饑嘛,只要能吃飽就上算,但是到現在改變了,很多不僅僅滿足於吃,他還要吃文化了,吃文化了,他還要在裏面領略一些文化氣氛。
這些正是成都人對文化品味的追求,促使了當地的川菜館奇招迭出。四川鬼才魏明倫這兩年也忙裏偷閒為巴國布衣寫了個“飯店銘”。他説:“吃,太重要了,你看人們有人敬這、有人信那,只有這灶王,中國的老百姓,家家都敬。”他寫的飯店銘,如今成了復旦大學學生的教材。
作家 魏明倫:最終不是説吃文化,如果僅僅説吃文化,那這文章就不是很高明了,它是通過飲食文化,通過一家飯店,來論述飯店現象。你比如很多帶有誇張的詞,帶有一些幽默,你比如説人類不滅,餐飲不休,川菜萬歲,飯店韆鞦。這個“銘”字是什麼意思,它代表調侃,只要人類在一天,每天都要吃飯。
魏明倫説,他這“飯店銘”一齣,各地爭相效仿,成都改成了甘肅,陜西,但內容基本不變。雖有盜版之嫌,但由此也可看到飲食文化的確是深入百姓之中。這兩年,在成都,像都市裏村莊的川菜館開一家火一家,很多外地人到成都後常問的話就是,哪家是正宗的川菜?劉禹錫的《陋室銘》,他是用“駢體”寫的文章,陋室可以做銘,飯店也可以做銘。
魏明倫説,他寫過巴國布衣,寫過灶王臺,再往後就不寫了。平民,灶王就這兩個因素,川菜的魂,四川人的魂也就寫出來了,剩下的就等着川菜遍地開花,其實正是仗着這平民化、大眾化的金字招牌,川菜早已是譽滿全國。如果在您家門口又開了一家川菜館,那土的可以掉渣的名字也許就會吸引您走進去,心安理得地體會一把麻辣燙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