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成都的大街小巷,最獨到的市景,就是茶館。傍晚時分,成都上千家的茶館大都是熱鬧非凡。喝茶,擺龍門陣,再看上一段川劇變臉,用成都人的話來説,真是好安逸。千百年來,坐茶館,擺龍門陣,和這座都市的歷史一樣悠久。
作家 魏明倫:成都的老茶館是相當普遍的,每一條小街上都有。為什麼能普遍?就是因為它的平民化。著名作家沙汀先生,他的短篇小説,代表作就叫《在齊香居茶館裏》。成都的老茶館它不僅是消閒,既可以消閒,可以聊天,也可以傳藝,由於它的多功能,它的很多事情發生在茶館裏面,所以由茶館裏面産生的故事非常多。
在成都,我們聽到最多的是:自從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成都沒有了水旱災害,才養成了成都人休閒的生活方式。看來,成都人能過這悠閒日子,還真得感謝李冰父子。成都人説,自從都江堰修起來之後,成都的茶館就多起來了。
劇作家 徐芬:四川人喝茶的確是一種文化,第一它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因為特別是有些老年人和一些勞動人民,過去他回到家裏,陋室也不能待客,破房子,可是他想交流,想會朋友,到哪去,茶館,幾毛錢幾分錢,現在一兩塊錢,三塊錢,他就可以坐下來,大家坐在一塊就交流了,他就得到一種精神的滿足。“一個人無事大街數石板,兩個人進茶鋪從早坐到晚,”這是描寫幾十年前成都人生活的打油詩。人們説成都是一座休閒的都市,可見這休閒的方式真是古已有之。
作家 流沙河:這一家茶館,從三十年代起,就是成都市的大學老師和中學教師,包括小學教師全部都在這個茶館聚會,每一年的夏天和冬天,許多校長要來聘請老師,都到這裡來,許多老師要到這裡來,找尋新的崗位,也是到這個茶館裏面來,恰好是這一家。
流沙河老先生今年已經70多歲了,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他説,這茶館給他的創作和生活,增添了許多靈感和快樂。四川的許多作家創作的文藝作品,題材有許多就是在這茶館裏侃出來的。
聖淘沙:歲月消逝,成都茶館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添了新的景觀。這茶館,不僅僅是成都人來坐,外地人來到成都,坐茶館成了許多人想了卻的一樁心願。
在廣州壓力、環境那些等等,很緊張,壓力太大了,在這邊走一走,感覺很舒服。成都人對我來講很自在,自由自在,這種生活我挺喜歡。
在成都,許多人都會説的一句口頭禪叫“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閒,且喝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壺酒來”,一杯茶,一壺酒, 這也許就是成都人豪爽、安逸的魅力所在。今天的茶館,雖然從街頭巷尾走進了賓館、酒樓,但是,原汁原味,才會有味道。
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主席 鄧 鴻:現在成都的茶館實際上變成了文化的一種符號,就是在這種高科技的這麼一種社會裏邊,它保留了一塊綠地,我是這麼理解它:讓人們去追憶,我們進入這個茶館,看到這些樸素的這些建築,老的磚,老的瓦,老的這些傢具,老的這麼一種生活方式,實際上人們在心裏邊能夠保留住一種記憶,這種記憶能夠喚起他對這一方面文化的需求。
茶博士 廖小松:正宗的四川茶館,紫銅長嘴大茶壺、錫茶托、景瓷蓋碗和茶博士是要樣樣皆精的。茶博士廖小松兄弟倆的茶藝表演,每天都會吸引不少人,也許就是這點小玩藝,才有了地道的成都茶館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