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劉玲 攝像:費小平
2002年10月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一台由中國音樂學院華夏民族樂團演奏的潮州音樂專場音樂會在音樂節中顯得獨具一格,贏得了世人的驚嘆和盛讚。
潮州音樂是中原古樂與潮汕民間曲調長期滲透融合形成的地方音樂,它保留著古老稀有的二四譜和工尺譜。演奏形式包括鑼鼓樂、弦詩樂、笛套樂、細樂、廟堂音樂五大類。弦詩樂中保留著古典音樂典雅細膩的氣韻特色,給人以優美和諧、溫情閒適的感受。弦詩樂在民間極為普及,演奏者可多可少,演奏時可以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在一定規範內自由發揮。
採訪: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主任劉德海
“我認為潮州音樂在整個中國民間音樂中間,它是非常優秀的,它是保持著原生態的,非常自然清新的,這樣平平和和的音樂。中國音樂首先突出人文精神,和天、和地,自然、人文、天地人合一,和為貴。而我們的潮州音樂正在這方面,大量的音樂裏面滲透了這種人文精神。”
“張長合”是潮州一家有著上百年曆史的樂器店,店中最好賣的樂器就是椰胡。許多潮州人學潮樂都是從一把椰胡開始的。椰胡,是將椰子殼去皮磨光,蓋上薄桐木板,成為一個共鳴箱。再裝上一把弦桿,做"弦碼"的是一隻海邊隨處可見的蚌殼。
俗話説:甘草和百味,潮州人把椰胡稱作潮樂中的甘草。弦樂中需要它,鑼鼓中也需要它。而遠離家鄉的潮州人,也忘不了帶上一把椰胡,在異國他鄉拉一曲家鄉流行的弦詩小調。
採訪: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主任劉德海
”潮州音樂這個豐富調式的變化很多,可以説在全國的民間樂種裏面,它是最優秀的。好的音樂和美的音樂像兒童音樂。像孩子,像搖籃曲一樣,很優美的東西。它又有快,又有慢,從潮州音樂裏面,看到一個精神一個人,是非常豐富的。”
潮州音樂中的細樂是一種小型的合奏,演奏風格細膩委婉,很富古樂之風,有韻味清醇、餘音繞梁的藝術魅力,在潮州處處可以聽到裊裊傳來的細樂之聲。
採訪:潮州市音樂家協會秘書長陳煥鈞
“他們就是大家經常在一起切磋,在一起演奏,互相了解,技巧上怎麼配合,合久合久,所有這些都是自願的。他們性格上合得來,在對樂曲的理解,在演奏技巧上大家近乎,潮州這些小組合是好多的。”
採訪:潮州市民間音樂團副團長陳鎮錫
“潮州大鑼鼓的東西很豐富,它的所有打擊樂和音樂加起來,它要打什麼,好像喜的也能打,悲的也能打,歡樂能打。好像那個關公過五關,關公斬將的氣魄也打的出來。”
潮州大鑼鼓和潮陽笛套音樂是流行于潮州民間的吹打樂,是以打擊樂為主並配以管弦樂的一種合奏形式,大鼓在整個演奏過程中猶如交響樂中的指揮,是整個演奏的主導。大鑼鼓在潮州是吉祥的聲音,有“東方交響樂”的美譽。逢年過節,大鑼鼓遊行是潮州民間節慶活動的主要節目。
多少年來,抒情的潮州音樂始終伴隨著潮州人的生活,它有江南絲竹的秀麗,又有海邊特有的輕柔。音樂中的獨特韻味不僅深受潮州人民的喜愛,同時也廣泛流傳于海內外,是海內外潮人共享的鄉音和維繫桑梓情誼的紐帶。人們常説"凡海潮所到之處就有潮州人",而潮州人自己又加了一句:"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