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劉玲 攝像:費小平
1975年12月,在潮安縣的西山溪排澇工程施工中,人們發現了兩座古墓,墓中出土的明代宣德寫本《劉希必金釵記》,正是12世紀流行的南戲《劉文龍》在潮州的演齣劇本。戲文中的潮汕方言,印證了在明代,潮州梨園界開始用鄉音搬演南戲,而由南戲演變而來的潮劇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在四百年的歲月裏,潮劇始終與潮州人的生活緊密相連,在各種民俗節日中,人們都要籌集資金聘請潮劇戲班來唱幾天大戲。由於戲班都是在臨時搭建的戲臺上露天演出,觀眾在台下站着圍觀,所以這種演出形式被稱為“踮腳戲”或“廣場戲”。
採訪:潮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長陳俊粦
“在全國戲劇有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潮劇就沒有。過去説所謂戲劇危機了,就是因為它在農村裏群眾很歡迎,由於這樣發展,除了縣市專業劇團以外,現在大部分職業劇團還有半職業劇團,將近100個左右都是在農村。”
採訪:潮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長陳俊粦
“潮劇在歷史上它就叫“三小戲”什麼叫“三小戲”呢,就是小生、小旦、小丑,它叫“三小戲”,那麼“三小戲”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唱為主。在農村很多老人他不在看表演,一是看戲的故事,好人壞人,另外就是聽,聽你唱的好不好。
但凡聽過潮劇的人,都會被它婉轉悠長,一唱三嘆所吸引。潮劇的聲腔、語言,都是以潮州方言語音為標準,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和個性風韻。唱腔保留着一唱眾和、幾人同唱和曲尾幫唱的形式。潮劇的伴奏是由管弦樂和打擊樂組成,分成弦詩樂曲、鑼鼓經和嗩吶牌子等,配合不同的劇情,使潮劇更富於生動、傳神的表現力。
採訪:潮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長陳俊粦
“除了保留南戲的一些曲牌以外,它大量採用了當地的一些東西,特別是我們潮州歌冊、潮州音樂、潮州舞蹈、潮州的民間文學,還有一些小調,把它慢慢慢慢變成了潮劇。潮劇它本身是用潮州方言的,群眾聽的懂,也喜愛看喜愛唱。”
在潮州市潮劇團有個學員培訓班,教師是由劇團的演員兼任,採用以師帶徒、以戲帶功、新老同臺、老演員為新演員帶路等辦法,培養出一批批潮劇藝術接班人。國家二級演員鄭舜英就是這個班培養出來的潮劇藝術家。
採訪:潮州市潮劇團演員鄭舜英
“我在培訓班讀了三年,是第二期的學員。畢業以後,我就進入這個劇團,到現在差不多二十多年了。一年我在鄉下演出差不多100多場,還有在我們團裏的培訓班,這幾年培養出幾十個學生,這些學生好多個在劇團裏唱主角了。”
星期天的早晨,是潮州西湖曲樂隊活動的時間,隊員們都是潮劇的愛好者。儘管演出場地簡陋,但是,清新、悠揚的曲調和唱腔,總是吸引眾多的游人駐足欣賞。曲樂隊從原來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數十人,靠的是大家對潮劇藝術的熱愛和執著。
採訪:潮劇愛好者
“我以前也是喜歡,以後到這裡慢慢學,慢慢地唱出來了。”
儘管隊員們不是什麼潮劇名角,但他們卻唱出了情感,哼出了韻味,也讓同樣喜愛潮劇的觀眾們聽出了親切,聽出了自然,聽出了不修飾的清醇與美感。
四百多年來潮劇一直在潮州大地廣為傳唱,成為潮人同賞、同享、同樂的鄉音。潮音裊裊,潮曲綿綿。戲中那句句動人魂魄的唸白與字字感人肺腑的拖控,都蘊含着潮州人對自己家鄉戲的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