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濟南]《王天明的微雕》2003-025(146)


  編導:陸鏑 攝像: 蘇本瓏

  濟南人對造型藝術有著特殊的偏愛,齊長城就可以説是一件龐大的藝術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個極端,它挑戰的是人類細微感知的極限。

  這個微雕作品我自己起名叫三傑酒具就是微書微畫微型工藝,這壺比黃豆大一點,四個杯子也像綠豆這麼大小,壺上刻著李白將進酒一百八十個字,這個壺蓋還可以打開,這個壺嘴是零點五的鑽頭與壺打通的可以倒水出來。

  這就是每個字長寬只有零點一毫米的微型書法,鋼筆寫出的每一劃都要比這個字還要寬,在歐洲巡迴展出時專家評價在這上面人類的敏感以及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達到了極限。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精細的作品竟出自一雙佈滿老繭鉗工 的大手。

  王天明出生在上海的藝術世家,他的母親張春秋是我國著名的梅派京劇表演藝術家。因此他自幼就迷戀書畫和音樂,但時代卻讓他在不到二十歲就成了一個偏遠山村的牧馬人,直到六年以後才在附近的一家工廠做了鉗工。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工作,並且成為遠近聞名的技術尖子。可他一直留戀著自己的書畫藝術,是否有一個東西能把鉗工和書畫結合起來呢?經過數載的探尋,八二年王天明開始了它的微雕書畫。

  在工廠裏鉗工技術是最全面的挎沿銼刀鑽小眼,這方面我學的比較用功這對我後來學微雕磨刀具是有幫助的

  微雕沒有現成的工具和技法,這是他最大的難點,開始王天明把刀磨的像針一樣尖銳,但這樣刻出來的字卻完全沒有刀鋒體現不出書畫的美感,此後他利用自己鉗工的技藝磨出了三棱到四棱刀, 細微刻畫中才有了陽剛大氣。但微書的難點還不僅如此。

  在這個章料上面老子道德經五千個字在上面,這個難點字要小,到零點二平方毫米,刻的時候還要算好寬多少長多少,刻多少行,扣去這個中間圓的面積,把這篇文章正正好好刻在上面

  每一件微雕作品創作是先從佈局的設計開始的,尤其是字小而多的作品,要避免給人以繁雜的感覺就得設計不規則的佈局,可這卻給雕刻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不僅要精心的計算,刻畫過程中稍有出入整個作品就都毀了,比如刻老子的道德經三萬多筆劃只要有一劃誤差超過半毫米,整個作品就得重來。

  因為字數太多作品還得分幾次完成,當下一次繼續的時候要和上一次運筆的感覺連貫起來也不容易,道德經這幅作品刻了四遍每一遍都是兩三個通宵達旦的努力最後才完成。因此微雕不僅需要敏銳的體感,過人的毅力,更需要堅強的自信。

  刻微雕一般不借助放大鏡顯微鏡,實際上也用不著,我們刻的時候一刀下去粉末就起來了,粉末的面積超過字的面積,所以往往憑感覺,在粉末裏雖然看不見,但心裏都有一筆一畫的自信在裏面,感到自己寫得很美很有信心寫下去。

  “孔子像”我要刻的跟“吳道子”的一樣,就是眉毛、鬍鬚、雙眼皮、眼睛、耳朵,都要刻的非常仔細連衣紋上的花紋都要刻出來,寬小于一公分高兩公分

  人像景觀的雕刻是微雕的另一難題,因為每一作品不僅筆劃眾多,而且互相之間的比例關係結構都不能錯,在肉眼無法看清的狀態下幾十條又彎又長的線互相不能碰到一起全憑心中有數。據説這樣的作品都是在深夜萬籟俱寂的時候創作出來的,這時候數百劃的人像清晰的浮現在王天明的腦海裏,此時他不用參照任何東西在半個小時裏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在刻的之前要胸有成竹,因為這個不能打底稿,一筆下去就得成功,因此在刻這個之前我在紙上大約畫了一百多遍。

  王天明最喜歡的作品是孔子畫像,這不僅是因為他身處孔孟之鄉所受的影響,更因為這幅作品把微雕的精細和聖人的大氣完美的結合了起來,給人一種毫釐之處見乾坤的感覺,現在王天明又在鑽研英文書法,他想讓遠方的朋友了解中國微雕的巧妙與精深。

  當妻子和孩子都睡了,王天明的音樂響了起來,他又將度過一個不眠之夜,眼前只有刀鋒颳起的塵土,但他心中卻在潑墨揮毫。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