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是武漢地區的地方戲劇,它是京劇藝術的源頭,漢劇的服裝異常華美高貴,這也強烈影響到了京劇的服裝服飾。在舞台中,戲服上的花紋、圖案絢麗奪目,同演員的表演相映生輝。而這些令人驚嘆的美麗圖案,就是漢繡。
漢繡是武漢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在中國許多地區都有刺繡藝術,而漢繡的發展,是和早期武漢三鎮活躍的戲劇文化有著密切關係。
除戲劇用裝外,漢繡的品種也包括了宗教用品、生活用品和藝術壁挂,在這些精美繡品的背後,是一個百年曆史的傳承。
採訪:武漢市檔案館研究員 涂文學
漢繡據歷史學家考證,大概起源於清代的嘉慶年間,到了清代的咸豐年間的時候,它就逐漸發展了。當時還成立了一個繡局,就是專門管理漢繡的一個機構,這些(漢繡)店舖都集中在漢口,就是萬壽宮一帶,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大興樓這一代,據資料記載一共有32家,所以當時形成了武漢一個有名的繡花街,繡工大概有2000多人。後來到了南洋勸業獎勵會上,漢繡得了一等獎,所以漢繡的名聲在外面就非常響了。
刺繡是一門技術含量極高的工藝,而漢繡有別於其它繡種的工藝特徵,就在於它的技術要求和針法運用的不同。
採訪:漢繡工藝大師 任本榮
漢繡受湘繡、蘇繡這些(繡種)互相的影響,有些(工藝)是大同小異,但是漢繡多半是以“齊針”為主“分層破色”,它不象湘繡、蘇繡“潤色”它是“分層破色”的比較多,就是把它(顏色)一層層地破出來,這就是漢繡的一個特點。
中國大多數繡品都是以長短針法的交錯使用來體現色彩的層次,而漢繡是用相同的針法層層套色,使色彩呈階梯式逐層展開,這就是分層破色法。這種複雜精妙的針法使畫面線條硬朗、色彩富有立體感。
漢繡技藝的掌握是個漫長的過程,許多世代相傳的繡工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智。
採訪:漢繡工藝師 黃聖輝
我本來就喜歡繡花,我不喜歡繡花就不會學這個行當,不會學。我一直從19歲就開始同我媽媽學繡花,我媽媽也是繡花的。在56年我就到這裡(漢繡廠)就繡漢繡。
採訪:漢繡工藝師 陳桂榮
美校畢業以後,我就喜歡上這個(漢繡)事情了,(對)這個工作我也很高興,因為它有一個傳統的漢繡藝術在裏面。那要學的東西它肯定是有很多難度的,漢繡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要開的,它的臉面都要開出來的,開臉就是説感情要把它繡出來。要把它特色繡出來的話,那就要費一點功夫的。
漢繡是武漢人生活情趣和工藝智慧的結晶。作為地域文化的産物,自然有著本身的風格特色。
採訪:漢繡工藝大師 任本榮
漢繡它的主要特點是濃墨重彩、絢麗多彩、富麗堂皇,它是以重色為底色,顏色是以五彩為主。
採訪:武漢市檔案館研究員 涂文學
漢繡最有名的最有特點的是它的工藝價值,它就是搞一些畫、屏風,它的花色採取那種方格式的,基本的花色有這樣幾種,就是這個“蘆席革”,再就是這個“竹龍錦”,這樣一些花,這樣一些花形。
漢繡的花型常常以局部色彩圖案的複雜組合,構成變化豐富的整體佈局,這使作品風格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和絢麗粗放的效果。正是這些鮮明的特色,使漢繡成為雅俗共賞的中國名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