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武漢]《悠遠的鐘聲》2002-090


  一套至少有二千四百多年曆史的中國古代樂器,能夠如此自如地演奏貝多芬,的確了不起,難怪有人把它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採訪:武漢音樂學院教授 童忠良

  有人説是第八奇跡,這個是比喻,因為編鐘出土以後,發現它有很多當時高文化內涵的東西,在當時世界上算是首屈一指的。

  1978年初,湖北隨州城郊的駐軍,擴建營房時意外發現了曾侯乙墓,在隨後的考古發掘中一件稀世珍寶出土了。

  採訪:當時我在現場,它是慢慢地挖出來的,開始顯出一個線條,黑的一個不知什麼東西,慢慢第一層鐘就出來了,小的編鐘出來了,後來一看,就是不敢相信,這鐘連鐘架,鐘體近5噸重,一直是挂在鐘架上面,就像是在演奏一樣,挂了二千四百年,所以不敢相信,好像我們整個時空換了,換在二千四百年前的一個演奏廳上面,鐘正在演奏一樣,壯觀到極點了。

  今天當人們在湖北省博物館裏隔著玻璃罩遠遠地觀看這套編鐘時,依然會被它的壯觀和精美所震撼。

  這套編鐘共有65件,分三層、八組懸挂在曲尺型的銅木結構鐘架上,其中最小的鐘重2.4公斤,最大的鐘重量達到了203.6公斤,這套鐘連鐘帶架共用了青銅4421公斤。

  編鐘上刻有銘文3755字,這些文字確證了先秦時代中國已有七聲音階的存在和西周早期以前十二律已在中國形成。

  採訪:在兩千四百年前,世界上古希臘文化是一個高峰,音樂方面也發展得很好,它的調式,它的樂器。但是曾侯乙編鐘出土之後,發現這套編鐘,無論從樂器本身的規模,所含的音域包括它的半音,以及上面的樂律體系,在世界當時都沒有。那麼和整個希臘的音樂比美,應該是遙遙領先的。

  這套曾侯乙編鐘解決了中國和世界音樂史上的許多疑案,也反映出了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在青銅冶鑄方面所達到的極高水平。

  採訪:第一它是銅和錫比重配合得非常好,音色很美,又很響亮,共鳴也很好,因為共鳴太多了作為樂器不是很好,這在冶金上是很了不起的,再一個是一鐘雙音的結構。

  曾侯乙編鐘濃縮了中國當時在音樂、律學、聲學和冶鑄等多方面的成就,是古代中國人聰明才智的最形象見證。

  曾侯乙墓中和編鐘一同出土的還有編磬和琴、簫、鼓等古樂器124件,數量之多足可以組成一個大型樂隊。還有大量製作精美的銅壺、銅尊、銅鼎等生活用品和禮器,它們生動地折射出了當時和那個鐘磬合鳴,多姿多彩的禮樂時代。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