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墻原名福壽全,製作方法是將雞、鴨、豬蹄等原料放進紹興酒罈中細細煨制。到了清朝,一位叫鄭春發的廚師學會了這道菜,並加以改進,少用肉類,多用海鮮,使其香味更加濃郁。
1877年,鄭春發離開了衙門,在福州東街口開了家聚春園菜館。有一天,一些經常光顧的文人墨客要求品嘗新的菜肴,老闆鄭春發便端上這道菜。當壇蓋揭開時,滿室飄香,一位秀才當即賦詩一首: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這道菜從此便更名為佛跳墻。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閩菜以其鮮香甜嫩,汁多湯醇而在中國八大菜係中穩佔一席之地。閩菜中的美味數不勝數,且道道都是製作精細,色香味俱全,怎麼偏偏就讓這佛跳墻當了狀元呢?
佛跳墻它作為一道閩菜之中的代表作,它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蘊,首先表現在它取料比較廣泛,乍看起來魚翅、海參、鮑魚,山珍海味二三十種融在一起,可以説集山珍海味于一體,融百種風味于一盅,最後吃的就是那麼一小盅,所以説它從這一道菜來講,用料的廣泛應該説是其它各種菜所沒有的。第二應該説在加工這些原料的過程中間,它所需要的廚師的知識經驗和技藝也是突出的。第三個從文化的底蘊來説,它有很多傳説,所以説它各方面都兼有了。再加上吃起來,那真正是壇蓋一打開,整個滿室生香,那個時候大家吃起來的興致是非常高的。所以説它能夠成為閩菜之中的代表作應該説是有它的特色。
煨制一壇佛跳墻,要用30多種原材料。能單獨成菜的整雞、整鴨,在這裡卻只是煨湯的原料。而製作工序更是多達二十幾道,從原料的初步加工到端上餐桌,要經過幾天時間。
難怪百餘年來,這一壇熱騰騰、香噴噴的佛跳墻,讓無數食客回味無窮,讓美食家們津津樂道,更讓海外的遊子思鄉心切。
採訪:(味道)蠻好的,在國外的時候也吃到這道菜,但和這裡一比,不正宗。
沒有千年不變的景,沒有百年不變的菜。時代在變,人們的需求在變,佛跳墻當然也在變。單是這上菜方式的革新,就讓大師們花了不少的心思。傳統的“佛跳墻”上菜方式,是用一輛小車把剛從火上端下來的大壇推出,當場開壇啟蓋,將一道道山珍海味取出擺上桌,這樣的方式,固然是香氣四溢,卻不甚雅觀。
1984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訪華時,佛跳墻被定為國宴主菜,為了讓佛跳墻成功地跳上國宴,當時負責製作這道菜的強木根等七位師傅對佛跳墻做了一番改進。
當時大壇的話不好看,太粗,改成罐,這樣的話做起來比較方便,雅致一點。
為了更符合現代人健康的飲食結構,佛跳墻的口味也變得清淡了,也許正是在這變化的過程中,佛跳墻的魅力才得以永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