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南京]《梅花香雪海》


  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南京人民愛梅,植梅的歷史也十分悠久。現在我們南京的梅花山,在1929年,(孫)中山先生的陵墓葬在這裡以後,就在現在的梅花山原名孫陵崗,是東吳大帝孫權葬在此地,二九年中山陵墓落成以後,就在孫陵崗這一帶廣植梅花。當時的面積達到250畝,梅花的植株達6000株,品種100多個。梅花山由此得名,享譽全國。解放以後,梅花山的梅樹得到進一步精心養護管理,特別是1992年,我們將植梅面積擴大到420畝,梅花植株擴大到13000多株,品種擴大到200多個。在這當中,梅花山現有的梅樹中50%梅齡在70年以上,堪稱天下第一梅山。

  梅花原産於中國,是中國的傳統名花。 對一般人來説,梅花看上去都差不多,可實際上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經過歷代園林學家,特別是當代園林學家的研究,已經發現和培育了300多個品種的梅花。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愛梅花,並把梅花當做一種精神、一種情感的象徵,賦予梅花以深刻的思想和文化意義。從古至今,眾多的文人墨客喜歡寫梅花的詩、畫梅花的畫,就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

  文懷沙:我看梅花詩寫的好的,我個人的偏見,我認為是唐宋兩代。宋代寫梅花寫的好的,有那麼幾個詩人。陸游為核心的,陸游以前的李清照,陸游以後的辛棄疾。他們都寫過梅花,而且寄託了一種民族深厚的感情。毛澤東主席是很有文學才能的,他喜歡跟古人挑戰。對傳統一方面繼承它,一方面批判地接受。毛澤東是怎麼寫的呢?“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入畫,在中國也是很有傳統的。在宋代就見到了以梅花為題材的作品。當時的梅花繪畫多半是工筆畫。宋代畫家楊無咎還直接用行書、草書的筆法把梅花勾勒出來。現在很多文人的寫意畫還沿襲他這種畫法。

  在歷代文人以梅花為題材的畫中,畫白梅的佔據了絕大部分。也許是因為他們欣賞白梅孤傲,冰肌玉骨的感覺。

  近代的書畫大師很多都畫過梅花。像明代的徐文常,清代的八大山人朱耷,以及揚州八怪等等畫家。

  這是清末著名畫家吳昌碩的作品。他把書法的表現形式,如大篆、石鼓文等技法,用來表現梅花那種鐵畫銀鉤的氣質。他的這種畫法對後世的畫家影響很大。

  齊白石在吳昌碩畫法的基礎上,又溶入了自己的特色。他的畫帶有一種執着的美,古拙的美。

  到了現代,寫意花鳥畫家幾乎無人不畫梅花。然而,由於時代的不同,表達的形式也有所不同。首先是題材上,紅梅的比例開始增加。在中國,紅色是吉祥、興旺的顏色。

  這是當代畫家關山月筆下的梅花。這種繁花似錦的感覺,使人感到濃郁的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老畫家李苦蟬的“紅梅怒放”,也表現出欣欣向榮的感覺.咏梅、畫梅是詩人和畫家的專長。而賞梅卻是所有喜歡梅花人的共同愛好。那麼,如何賞梅呢?

  古人總結出很多賞梅的經驗,其中最為流行的就是“梅韻四貴”的説法。也就是梅花“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

  其實賞梅的學問還有很多,每個人的見解也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心境的情況下,賞梅的感受也許會截然不同。

  梅花是春天的第一花。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南京的梅花山就成了梅花的海洋。梅花到底給能您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也許只有您欣賞以後才最有發言權。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