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廣州]《騎樓——廣州人的家》


  這是廣州的上下九街它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一樣,是廣州最有影響的傳統商業街,但是這條街還有他另一個特色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建築騎樓,

  騎樓大概是20世紀初開始在廣州出現,2~4層的樓高在當時是有錢人家才有能力建起的所以今天看起來雖不高大卻透著一股精巧華貴,騎樓界代表商業街這種房子是為廣州的零售業量身定作的。

  騎樓的樓上住人,樓下開店,因為店面不在街邊,為了樓的整體平衡,樓房伸出兩條腿來支撐,兩條腿就叫作柱廊。從柱廊向上依次為樓層,山花,外墻上的裝飾材料豐富多彩,窗台下的墻面往往有各種花紋或淺浮雕。

  玻璃及木格組成窗花的滿洲窗,最具有中式建築的特色,樓頂的山花和女兒墻,是西方古建築特有的元素。騎樓的整體風格被中西合璧成倣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券廊式,倣巴洛克式和中國傳統式。

  其實,遠遠看起來,騎樓也頗有點象古越族幹欄式建築,讓人佩服的是,它居然能以如此多姿的面貌和現代樓房和諧地站在一起。

  騎樓最早的主人在19世紀末年從南洋回到家鄉,攢下的血汗錢全部拿來建樓,做過建築工匠的他們大膽改造傳統樓房。

  帶著洋味的騎樓街果然生意興旺,此後,附近的南方城市甚至東南亞都爭相複製。

  到今天,騎樓街幾經易主,南洋歸人留下的寶貴商鋪卻依然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先生就在騎樓街做電器生意,算他在內已經是三代人居住在這裡了。在不寬的店面裏,騎樓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我們懷著濃烈的好奇去參觀他家。

  長長窄窄的走道也擺滿了商品,真是寸土寸金啊. 進家後一看,裏面卻很寬敞, 也許是經過一些改造,他騎樓裏面的家和現代樓房的居室結構沒有什麼區別。

  這間六七口人住的老屋,佈置得井井有條,尤其是電器特別齊備,原來先生一家從父輩開始,就一直前面的店面做電器生意.

  因為騎樓進深大,又加上周圍現代高樓的遮擋,採光不太好。他設計了一個推拉屋頂換上,這樣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住著公寓的人們大概會羨慕這一方屬於自己的天空,

  作為發祥地,廣州還有36條騎樓街。拱型屋頂的西關騎樓是早期的代表,簡潔實用的東山騎樓是後期的代表,遠遠看去,木制騎樓似乎更有古老中國的韻味。去了外地的廣州人如果有機會回來,都會帶上在外地長大的孩子一起來看騎樓。

  那是對老祖屋的依戀。

  依戀是唯一的,就好象騎樓上的門窗式樣。

  往街上一站,能聞到空氣裏熱帶水果的氣味,人流的氣味,商品的氣味,木頭的氣味,還有童年的記憶。

  又下雨了但這一點也不影響騎樓街的生意廣州三十六條騎樓街就是三十六個巨大的市場,對騎樓街的感情也許就發生在雨天,在慌慌忙忙的躲避之後,原來騎樓不只言商,它還言情,言義,它就象一把永遠撐開的大傘。

  (歌:落雨大,水進街,阿哥擔柴上街買)

  騎樓下長大的一代很小就知道,即使下暴雨也能穿布鞋,做買賣。

  騎樓下長大的一代很小就知道,即使烈日當空也能出門和小朋友一起玩。

  而老人們則看著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回憶著童年一點也不寂寞.

  先生從小在騎樓街長大,用他的話來説就是住慣了,所以特別有感情。

  有那麼多的人流和客源,在騎樓街作生意當然是許多商人所嚮往的,事實上,廣州的許多老字號早年都是從騎樓街崛起,然後名揚全國,甚至海內外。

  要經過住戶的協調聯合,騎樓才能統一成街,這和作生意的道理似乎是相通的。得源於這種商業文化的熏陶,騎樓下成長的一代有著與生俱來的商業素質,他們擴大了父輩的生意,從騎樓街走向世界。

  入夜,結束了一天的喧嘩, 經過收攤,點貨,結帳一系列每天必不可少的環節,騎樓才完全屬於享受天倫之樂的一家人。遠遠看去,騎樓就象一位肩挑生活擔子的老父親, 天黑時才敢歇口氣。街道上飄著濃郁的榴蓮味,香味從打開的滿洲窗飄出來,離開家鄉的人睡不著時,聞到的就是這股濃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