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文化街,在中國,最著名的文化街就要數北京的琉璃廠了,琉璃廠位於北京和平門外,在歷史上曾有“九市精華萃一街”的美譽。作為薈萃傳統文化的商業街,它經歷了五六個世紀的變遷。眾多的古舊書籍、古玩字畫、中西樂器等各具特色的商店聚集於此。在這裡,有貨真價實的中國文物,也有惟妙惟肖的仿製品和種類繁多的工藝品。
琉璃廠是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同步發展的,1000多年前的遼代這裡是一個叫“海王村”的熱鬧村落。元代開始,由於修建北京城,這塊地方出現了為修建皇宮燒制琉璃瓦的窯址,琉璃廠從此得名。
漫步琉璃廠,總會使人籠罩在一種濃濃的文化氛圍中。逛琉璃廠的人,都會不時停下腳步來欣賞各家商鋪的牌匾,這些古樸的牌匾大多是一些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寶古齋”的牌匾是清朝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題寫的,這個牌匾原來叫“賞古齋”是經營者巧妙的把繁體的“賞”字改成了“寶”。請名家題寫牌匾,為店舖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圍增色不少,也展現了琉璃廠與社會名流以及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中國書店總編 馬健農:對於文人來説,就是把琉璃廠視為自己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不管是看書不管是欣賞文物,他在這裡能夠達到一個拓寬眼界增加見識的機會。而這些店舖也願意和這些文人交流,所以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特別天然的盟友關係。在這麼一個經營環境中間,不管是歷朝各代的文人、還是歷朝各代的經營者們,他們之間的相互磨合使琉璃廠在文化經營的品位上逐漸地在不斷地抬高,而且也逐漸地形成自己的一種特有優勢這種優勢是其他商業區域難以代替的。
琉璃廠經營的古玩字畫一般都是從民間收購來的,由於在琉璃廠出售或者購買古玩字畫的人,要憑個人的眼力鑒別真偽優劣,所以從財力雄厚的老字號到本小利微的的小店舖,從業人員哪怕是個小學徒都是本行業的行家裏手,有的甚至成為鑒賞的專家。
瓷器鑒定專家 王廣義:學徒一天也吃飽了沒事,就是坐屋裏待著,來了個客人了給沏沏茶倒倒水,做買賣呢就是掌櫃的做買賣,我們學呢那就是旁邊偷學,沒人教。不象現在似的,現在都是有人講課,講理論,現在學出來以後又有理論又能鑒賞東西,過去我們學徒的時候沒有理論只能鑒定,所謂鑒定就是看東西看多了,就是實踐經驗,東西看多了,就知道哪個東西是哪個朝代的。
琉璃廠有專業的文物複製商店,如果你對某件文物感興趣,但又為它高昂的價格發愁,那就不妨去買它的複製品。汲古閣就是這樣一家專門複製和經營倣古文物的商店,這裡出售的每一件倣古文物都是嚴格按照出土文物的原件精心製作的,它們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這件秦始皇陵出土的銅車馬的複製品共有3700多個零部件,用了整整三年才複製完成。
從遼代的一個小小的村落,發展到名揚海內外的文化街,琉璃廠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精湛的技藝,使琉璃廠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集中展現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