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吉林]牛子厚與京劇科班


  編導: 馬延

  牛子厚,名秉坤,字子厚。他的曾祖父牛金玉從山西逃荒到吉林。先是開荒種菜。後從開大車店起家,做起了生意。由於具有經商的頭腦,生意越做越大。到了第四代傳人牛子厚,牛家已經成為當時北方的四大家族之一。商號遍及全國十多個省、市。牛家在鼎盛時期,連他自己也説不清有多少財産。據説,清政府向日本帝國主義賠款時,一次就向牛子厚借了白銀70萬兩。

  採訪:

  吉林市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研究員 周克讓

  “牛家在過去全都稱為船廠牛家。因為過去吉林就叫船廠。所以一般地説,北方四大姓,船廠牛家是一家。他在吉林開元升慶總號。這個元升慶是個商業網。它在吉林就有二三十家分號。在全國有三百來家。各個地方都有牛家的商號。從吉林上北京,不吃別人的水,你就可想這個財勢有多大!”

  牛子厚懂音樂,愛戲曲,更迷戀京劇。他從十幾歲開始,就學習笙、管、笛、蕭和各種打擊樂。人們説他“有眼的會吹,有弦的會拉,有板的會敲。

  採訪:

  牛子厚之孫 牛世光

  “那時候有個人開的戲園子,就像現在票友一樣,都愛上臺上表演表演。我爺爺就遭人拒絕了。我爺爺説好吧,回去我自己就開戲園子。”

  牛子厚在戲園子遭拒絕以後,就自己出錢修了一個戲園子。並從北京接來了以四喜班為主的戲班來吉林演出。從此,他結識了京劇藝人葉春善,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京劇小生葉盛蘭的父親。為了培養京劇的接班人。牛子厚就和葉春善商量,出錢在北京創辦了喜連成科班。這喜連成三個字,來源於牛子厚的三個兒子,喜貴、連貴和成貴。

  採訪:

  吉林市曲藝家協會主席 于仁德

  “在1901年的時候,他開始策劃這個事,就覺得當時雖然是有京劇了,但是京劇很不成形,由於國喪,再加上八國聯軍進北京,都不行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就考慮就是説,如何辦一個京劇科班,這樣能把科班辦起來的話,京劇就能振興起來。”

  在喜連成科班建立以前,戲曲的傳授方式是以口傳心授為主。也就是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沒有大規模的學校。

  特別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京劇已經沒有市場了。很多藝人為了生計,開始棄藝從商。喜連成科班的建立,不僅改變了京劇的傳授方式,更重要的是使京劇有了發展的機會。

  1904年,喜連成科班正式成立。開始招收“喜”字輩學員。

  牛子厚對於科班的教學情況非常關心。他從招生開始就嚴格把關。每招收一名學生,他都要親自過問。就是他因為生意出門在外,也要等他回來再來定奪。

  入科後還要有半年到一年的觀察階段。實在不適合唱戲的,就勸他們退學,以免誤人子弟。學生所學的行當也是根據自身條件而定的。大名鼎鼎的小生葉盛蘭在科班時,開始並不是唱的小生,而是唱的青衣。由於自然條件更適合小生,牛子厚就讓他改學小生。後來一舉成名。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在他的《舞臺藝術四十年》當中,對喜連成科班有著比較詳細的記載,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1912年,牛家兄弟分家。為了便於管理,牛子厚名義上將科班贈給葉春善。並吸收了新股東沈仁山。從此,喜連成改名為富連成。

  喜(富)連成科班共培養了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八輩學員,人數達700余人。造就了大量的優秀京劇演員。

  採訪:

  吉林市曲藝家協會主席 于仁德

  “在幾十年來中國的京劇舞臺上,都是喜富連成京劇科班畢業的學生,唱挑粱的。不管是老生、旦角、花臉,各個方面都是喜富連成的學生挑梁唱戲。由於牛子厚老先生辦的喜富連成,對咱們京劇的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甚至於由於他辦這個科班,使咱們京劇逐漸、逐漸完善起來,甚至於最後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喜(富)連成為京劇的規範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定出了京、劇的“最要”和“最忌”規則。使京劇的舞臺演出形式和聲腔設計都得到了空前的統一。並在劇目上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革新。可以説,牛子厚建立喜(富)連成科班,是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