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劉偉民 攝像:楊柯令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壩在半個世紀前,曾是亞洲最高的大壩,而豐滿發電廠也曾是中國當時最大的水電廠。電廠生産的電能送往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源源不斷的供給著東北地區的經濟建設。為東北成為中國當時的工業基地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採訪:豐滿發電廠總工程師 宋偉新
當時它的規模比較大,號稱亞洲做出了工程,庫容比較大,包括大壩以及安裝的機組,都是在當時全亞洲最大的。這個電站建成以後,當時來講整個東北電網它是一個主力電廠,包括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主要靠豐滿供電。
豐滿發電廠坐落在吉林市南部24公里處,第二松花江中游的右岸。松花湖水庫流域面積42500平方公里。庫容108億立方米。極佳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它的價值,同時也寫出了一段令人悲傷的歷史故事。1936年,已佔領中國東北的日本侵略軍想要侵吞整個中國。關東軍司令部先後兩次指令偽滿洲國政府,在五年之內建成能開發巨大動力資源的豐滿水電站。1937年9月,當時被稱為“豐滿水利電器發電所”的工程在日本人的侵華炮聲中破土動工了。豐滿水電站于1942年9月完成第一期工程,1943年春開始發電,前後共經歷了五年多的時間。工程總發電量12萬千瓦,當時號稱亞洲第一大水電工程。為了修建大壩,日本人強行徵召了十多萬中國勞工,其中有一萬多人慘死在那裏。
採訪:日偽時期豐滿電站中國電工 王廣良
死的原因有砸死、就是工作砸死,埋死、還有病死,還有餓死。主要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工棚不良,沒有醫療設備,這是主要的。
中國勞工在那裏過的是非人的生活,他們住的工棚子有一百多座,散落在方圓五六公里的範圍內,工棚沒有窗子,兩頭開門。每個棚子住兩百多人,夏季悶熱潮濕,冬季寒風刺骨。由於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凍死、餓死或感染疾病喪命的勞工不計其數。
採訪:日偽時期豐滿電站中國電工 王廣良
出門一看,兩堆白花花的(死屍)沒有衣服,東北有炕蓆蓋著,我揭開炕蓆一看,白花花的兩堆,一堆有三四十呀,這麼高,慘吶。
當年勞工居住的工棚,現在吉林市政府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中國勞工紀念館。在紀念館旁邊的山坡上,當年有無數的死亡勞工被埋在了那裏。
採訪:日偽時期豐滿電站中國電工 王廣良
挖一塊是一個棺材,棺材下面再挖還是棺材。棺材、棺材,棺材裏還是棺材,沒有空地方,這一片都是棺材。日本人那時候開始還給很薄的棺材,以後就不給棺材了,我向你説呀,死了七八千人,這是有根據有記錄。死了這麼些人。
日本人于1943年完成了豐滿電廠第一台機組的發電,但其它的工程,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仍未完成。新中國成立後,于1951年開始了大規模的續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相繼安裝了六台水電機組,1960年五月,最後一台機組開始投産運行,總裝機容量為55.2萬千瓦。八十年代末,豐滿電廠開始第二期擴建,1998年完成第三期擴建。至此,豐滿發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了一百萬千瓦。
採訪:豐滿發電廠總工程師 宋偉新
經過近十幾年的改造,目前已經具備全廠總容量是一百萬千瓦,設備已經初步達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先進水平。在東北電網中,擔任調峰,調頻和事故備用,也可以説是主力電廠。
現在就全國來講,雖然豐滿電廠已不是最有影響的主力電廠之一,但它在中國發電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為中國水電事業人才的培養基地仍不斷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採訪:豐滿發電廠廠長 許勇男
作為豐滿電廠現在不僅是在建設上,在管理上,以及安全管理上都提供了很多的經驗。為我國水電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人才方面,為我國也培養了在水電建設方面的人才。在各個大的電站都有豐滿電廠豐滿人的足跡。
這滾滾而下的松花江水從崇山峻嶺中走來,它講述了一段悲慘的中國勞工的故事,也記錄著中國水電發展事業的艱難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