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南寧]螞拐 石鏟與那文化圈


  編導:董鑫 攝像: 俞樂觀

  在壯語中,青蛙被稱作螞拐,是壯族眾多圖騰中影響最大的圖騰之一。壯族的銅鼓是權力的象徵,而銅鼓上最多地紋飾就是螞拐的塑像。今天,在廣西農村師公祭祀儀式上,村民所跳的師公舞和著名的左江流域花江崖壁畫上的舞蹈場面異常相似。在崖壁畫上,先民們是叉開雙腳,兩手拱起,手指和腳趾分開,形同螞拐,這被認為是青蛙圖騰崇拜的再現。那麼螞拐是如何成為壯族先民圖騰的呢?

  採訪:壯族學者 覃乃昌

  “在壯族的先民的觀念裏面,發現青蛙,青蛙叫,雨水到,就認為當時青蛙跟天上有一個天然聯絡,能夠溝通天上的,跟天上的神能夠溝通,它一叫天神知道了,就降雨水,對青蛙産生一種崇拜。”

  在壯族地區,還有一個神秘的器物,那就是大石鏟。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廣西的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了300多件大石鏟。關於石鏟的作用,一種認為是遠古先民的耕作工具,另一種認為可能是與農業祭祀有關的祭器,而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應該把兩種意見結合起來。

  採訪:壯族學者 覃乃昌

  “石鏟肯定是稻作的一種工具,因為種稻一般都在有水的地方,在爛泥田裏面種,爛泥田要翻土的話,用別的工具很困難,必須用鏟式的這種東西。”

  採訪:廣西社會科學院壯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其旭

  “後來大量出土的話,它是變成一種祭器,祭祀的器物,大的大到幾十公分,你們看到,小的可以小到小拇指,那麼從現在來看的話,它從耕作的工具發展成為一種祭器。”

  正是這種與稻作農業關係密切的工具,在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神秘感,從而演變成為祭祀活動的禮器。從工具到祭祀的禮器,説明它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

  同螞拐演變成圖騰一樣,石鏟如果沒有一個長期的演變經歷,就不可能成為人們的崇拜對象,由此可以看出壯族稻作農業的歷史是很悠久的。

  採訪:壯族學者 覃乃昌

  “它作為勞動工具已經變成人們觀念上的一種東西,就是人們崇拜的一種理性,為什麼呢?因為壯族先民種田、種稻,他天天要跟它打交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神秘化了,這個勞動工具神秘化了,這種現象在民族學、民俗學調查裏發現很多類似的現象,我們這個地方就是石鏟變成人們的觀念文化,那麼在石鏟由實用的勞動工具變為觀念上的東西,這個過程我認為是很長一個時間,它不會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稻是中國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為生,農業的起源實際上也就是文明的起源。關於水稻源於何處,國際上仍有爭議,壯族學者在研究了壯族圖騰螞拐和大石鏟後認為,壯族地區可能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耕作歷史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

  採訪:壯族學者 覃乃昌

  “現在世界上食用稻米的大概佔一半人口,另外一半主要是面

  食。這一半的人口食用稻米,稻米對世界的人類的發展意義是很重大的。最初只能採集野果,或者是野生稻,能夠栽培水稻以後 糧食的産量顯然就增加了,糧食再加上飲食上的改變對人類的發育,對身體的發育起很大作用,實際上按我們的説法,那麼農業的起源實際上也就是文明的起源。”

  田是稻作農業的對象,也是稻作農業的基本條件,壯語中很多與稻穀有關的詞彙都被稱作“那”,而大石鏟的遺址中心地帶,又是“那”地名最密集的地區,也是螞拐圖騰崇拜的地區。由此,壯族專家提出這個“那文化圈”的概念。“那文化圈”就有可能是壯族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

  採訪:壯族學者 覃乃昌

  “這樣我們就提了一個那文化圈這麼一個概念,那文化圈實際就是稻作的一個起源地,起源的一個地方,擴散了就形成這麼一個文化圈,所以我們認為那文化圈的提出,對我們了解華南跟東南亞的文化形態文化特點,和他們跟其他地方的稻作文化的不同點 對我們了解文化現象很有意義,同時也了解世界上各個地方地域文化和他們的關係。”

  可以想象,遠古時代,在水稻的種植中,水利灌溉還沒有出現,所需的水主要靠雨水。壯族先民們經過長期的觀察後,發現青蛙與打雷下雨有著某種"神秘"關係,“螞拐叫,雨水到”,於是螞拐也就自然地成為了壯族先民頂禮膜拜的圖騰。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