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董鑫 攝像: 俞樂觀
流經中國廣西西部的左江,發源於越南北部。沿左江及支流明江兩岸,奇峰聳立。順流而上,一幅幅赭紅色的崖壁畫,時斷時續地分佈在沿江數百公里的懸崖峭壁上,為世界原始崖壁畫所罕見。
壁畫,壯語叫做“芭萊”,漢語就是“花山”的意思,人們把左江與明江流域的崖壁畫統稱為“花山壁畫”。這些畫在陡峭山崖上的2800個圖像,最大的有3米,最小的約30厘米。它們雖然經歷了千年風雨,但依然清晰可見。這些手舞足蹈的小人對旅遊者來説,不過是一幅遠古時代的圖畫罷了,但對考古學者來説,卻隱藏著許多歷史之謎。
採訪:廣西社會科學院壯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其旭
“因為這個也是反映兩千多年前的壯族先民一種生活形態、一種生活狀況,因為我們壯族沒有文字。你要研究比較早一點的壯族先民的歷史,那很難找到一些根據,歷史其實就畫在這了,用這個畫來説明了當時的一種場面,通過這個場面,我們可以慢慢的追溯它的歷史。”
早在1985年,潘其旭先生就同其他80余名學者組成一支考察團,對左江流域崖畫進行了迄今規模最大、學科最多的一次考察。通過現代科學手段,專家們雖然能夠測定這些崖畫的創作年代屬於春秋戰國至西漢年間,但是對於這些或起舞,或跳躍,或揮刀,或持盾的這些姿態各異的人像所反映的內容卻是説法不一。
崖壁畫上的人像大都馬步而立,兩手屈肘平舉,粗壯高大,頗似武士形象,所以當地壯鄉的武術家認為,這是遠古時代當地先民的習武圖。
廣西自古就是壯族的聚居之地,武風昌盛,當地上了點年紀的農民,大多會幾手壯拳。據説,壯拳很早就形成流派,一千多年來廣泛流傳于廣西的西南一帶。從功法上看,畫在左江花山壁畫的人像動作與現在的壯拳動作非常相似。
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廣西中醫學院的科研人員。1984年,他們從民族醫學史的角度也曾對花山崖壁畫進行了考察。他們發現人像兩手上舉,肘部彎曲成90度至110度,半蹲狀,兩膝關節同樣彎成90至110度,這是一種典型壯族地區的功夫動作。壯族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陰濕多雨,通過對腰、膝、肩、關節肌肉的鍛鍊,可以達到祛病強身效果。
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壯族先民就懂得醫術,壯醫中的絕活也有很多。比如“藥線點炙”,只需一條線、一盞燈就能治療畏寒、發燒、麻木等等病症。另外,壯醫的針挑、火針、熏洗、鼻飲、刮痧等診療方法,無一不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而花山壁畫所反映的宏大場面,在壯醫專家看來,人像的動作更是體現了“天、地、人三氣同步”的壯醫理論。
採訪: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主任醫師 中國民族藥協會的副會長 王漢儒
“大家都看了,那個花山壁畫,整個人物,一個是這種形態,第二個動感很強,是一種動作的形象,不是説光這樣坐在那裏就不動了,所以這樣來説這樣一種形勢可以達到鍛鍊關節、肌肉、腰、腿、肩、肘等關節的作用,那就達到治療風濕的目的,這是壯族地區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我們認為跟醫藥是有關係的。”
花山壁畫中除了人物之外,一些像銅鼓、銅鑼、藤牌之類的圓形物件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尤其是銅鼓,一直被認為與原始宗教的祭祀儀式有關,而祭祀在古代又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現, 所以,有學者認為,這是模倣青蛙動作的群體舞蹈動作,是壯族先民蛙圖騰崇拜的再現。
湯建智 ,國家一級導演,三十年前開始醉心花江崖壁畫的研究,一直癡迷利用舞蹈來破解花山壁畫,並終於在上世紀的80年代根據壁畫的人像動作編排了大型舞劇《花山戰鼓》。
崇拜螞拐,也就青蛙的壯族人,生活中有螞拐節。節日裏,壯民的舞蹈中有像螞拐蹦跳一樣的動作。壯族舞蹈突出一個“方”字,它也是一個山的形象。螞拐的動作是方形的,而花山壁畫上的祭祀舞蹈的形象也是方形的,因此不管專家們如何猜測破解,這些千姿百態、歷經千年的崖壁畫仍然給後人留下了很多難解之謎。經歷了如此久遠的年代,壁畫的顏色仍然鮮艷如初,先民們究竟用的是什麼染料?在如此陡峭的崖壁上,那些人像又是如何畫上去的呢?畫中高大的巨人是神話還是歷史的再現?繪畫的人早已不在,答案又在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