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李春麗 攝像:杜建濱
紅磚屋主要分佈于閩南、廈門、台灣等地,廈門的紅磚屋大多集中在集美、海滄、杏村和同安,它是廈門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種建築形態,這些經歷歲月打磨的紅磚屋,記錄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居住方式上的人文進程。
採訪:廈門城市建設規劃委員會顧問 龔潔
“我們這個地方是紅土地,土壤都是紅壤,紅壤裏邊粘度也很高,所以燒成紅磚紅瓦非常方便。實際上閩南地區,包括廈門金門台灣這個紅土很多,所以造成了這種紅色的這種磚瓦。那麼因此就用這個東西來造房子所以顏色非常鮮艷。”
廈門的紅磚屋大多坐南朝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的祖先大多從中原而來,從這些燕尾式和馬鞍式的屋脊當中,仍然可以看到中原的民居文化與廈門當地民俗民風相結合的痕跡。這些民居大多是按當年屋子主人的經濟實力和人口的多少,分別連成一進、二進或多進的院落。
在廈門郊區的青礁蘆塘村,至今保留著建於明代的紅磚屋居。
採訪:廈門城市建設規劃委員會顧問 龔潔
“這個墻裏邊,就是有紅糖、糯米、有沙子有石灰、那麼有的還有烏樟汁、就是樟樹、樟樹把它熬成汁然後放下去,這已經不是三個土壤(成分),是五個土壤(成分),這就非常牢固的。”
在這組紅磚屋當中,許多建築細節體現了紅磚屋的主人各自不同的階級等級和社會地位。
採訪:廈門城市建設規劃委員會顧問 龔潔
“這個上面有三條筒瓦,這三條筒瓦表示進士的身份。進士的身份,老百姓的屋頂上不能有這個筒瓦的,所以有了筒瓦就是進士的身份。”
到了清代,紅磚屋的建築功能,有了不少的擴展。位於廈門海滄的《蓮塘別墅》建於清朝末年,總面積達8235平方米。整個建築依水而建,集學堂、家居和宗族祠堂為一體,它是至今廈門地區紅磚屋功能最為完整的一組建築群體。
採訪:蓮花別墅的主人 陳全慈
“旁邊四週都是水,圍著我們的這個房子,整個房子四邊都是河,怎麼才能進來。以前是轉了一大圈,外面要划船進來。”
陳老先生講述的這些情景今天自然不復存在,但在這裡仍可以看到紅磚屋建築當中少見的,在節日期間用來唱戲的戲亭。走進西側的這扇側門,通過處在蓮花別墅心臟部位的歐式花園,仍然可以看出這家主人當年的氣派和繁華。
採訪:蓮花別墅的主人 陳全慈
“本來這個私塾是自家請來的老師,我們那個時候私塾擴大,每個村比較,好象大家都認識的子第集中到我們這裡來,那個時候改成學堂。”
據陳氏族人們説這個學堂人氣最旺的時候,學生多達近百人,至今還可以從遺下的書卷狀的窗戶的上方,看到奮飛、魚躍的字樣。
廈門最大的紅磚屋建築群落位於新垵村,大約有500多棟。
在新垵村面對大海的地方,有一處建於1922年的紅磚院落,院落的主人邱新樣當年是緬甸有名的鹽商,據説這棟院落的建成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院落兩側的護厝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居住理念,即使在雨天,家人可在護厝之下品茶、聊天、左右兩邊的走廊上方木雕上面的泊金,顯示了主人當年的殷實和顯赫。
屋內的陳設仍然保留著多年前的模樣,邱新樣的後人至今還記得自己的奶奶對這屋內一切是如何珍惜和愛護。
採訪:邱新樣的後人 邱金蘭
“我很小的時候,我剛開始寫一、二、三的時候,拿著那個鉛筆在墻上亂寫一二三,然後奶奶狠狠地打了我一頓,現在我還印象還非常深刻,所以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對這個房子要特別的保護。”
這鍍金的花瓶狀的窗格據説是主人祈祝平安之意,還有大堂內的這塊金匾是當時的清末皇帝所贈,至於這些巧奪天工的百位文人圖,想必記錄了當年屋子的主人對於中國文化傳承當中的先人們的敬重和仰慕。至於這院墻上方的精雕細鑲岀來的屋脊和墻面,自然成為廈紅磚屋建築當中的一派活生生的景致。
採訪:蓮花別墅的主人,陳全慈
“我們這些東西應該説是我們廈門地區建築藝術上的瑰寶,老百姓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文化,應該把它保留下來。保留下來就是保留我們的歷史,保留我們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