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張韶明 攝像:王喆
廈門海堤是廈門島連接大陸的一條跨海長堤,修建於1953年,全長十華里。它全部用花崗岩築成,在海堤上除了一條鐵路橫亙在右邊,它的左邊是一條現代化的公路,兩旁的胸墻左邊通電纜,右邊是水管,設計的極為科學。2002年的冬天,幾個年過花甲的老人聚到了這裡。這個海堤留下了他們和無數同胞的青春印記。他們在這裡淌下過汗水,流下過淚水,甚至還付出過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半個世紀過去了,他們重新回到這個地方,當年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採訪: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副主任 丁德舉
“做海堤,一個就是為了鞏固國防,保護海港,第二個為了發展廈門經濟,恢復經濟。”
那是一個産生奇跡的年代,當第一列火車通過海堤駛進廈門的時候,人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很多人流下了眼淚,喜慶的秧歌扭了起來,人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這一刻起,廈門,這個自古以來的海島城市從此變成了一座半島城市。
五十多年來,隨著一輛輛火車、汽車在這條海堤上來回穿梭,廈門的經濟也飛速的發展起來。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老人們侃侃而談。
採訪:原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宣教科長 廖延豹
“海堤建的時候,開始建的時候正是抗美援朝的開始,因政府國防的需要,才批准了我們搞這個海堤,海堤本身挨一百多個炸彈,還有兩條船被炸沉了,我們犧牲了一百多人,是我去處理的,有這種的轟炸生命的危險,再有都在露天操作,當然非常的辛苦,不是一天八小時的問題,跟著潮水幹,晚上潮水晚上幹,白天潮水白天干,這樣工人幹部,都沒有怨言。”
“在建國伊始,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建一條十里跨海長堤,不僅在中國史無前例,在世界上也屬罕見。但海堤建設者們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在敵機瘋狂地轟炸、掃射下,先後有150多名海堤員工遇難,民工和幹部們撫著親人的屍體,含著悲痛的眼淚,把工地當戰場,把手中的工具當刀槍,硬是“與敵機搶時間,防空不減産”。面對大浪沖走的石頭,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一個個技術難題。就像當年的愚公他們把移來的山石築成十里長堤。建海堤的時候,為了搶時間放在船上的石頭用籠子裝起來,一邊放一個另一邊放三個,放一個的一邊用棍別住.船順著水流向前行,到了堤口,一抽棍子,一個這邊的籠子掉下去了,三個那邊的一失重也就不費力氣的掉下去了.”
採訪:原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計劃處主任劉炳林
“碰到颱風海浪來它會卷走,碰到廈門歷史上最大的颱風,每秒是60幾米的速度,一般12級的颱風32米,它是60幾米比12級還大了一倍,廈門那時水勢是非常大,我早上跑來看,我還認為垮掉了,結果是好好的。”
採訪:原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組織科長 劉維燦
“我們海堤當時建設的時候沒有一輛交通工具,沒一輛汽車,沒有一台機械設備,全部靠人工,肩挑呀,手推呀,還有帆船這個運輸,所以當年盧嘉錫先生就把我們這個海堤喻為偉大的手工業工程。”
十里長堤跨碧海,萬年艱險變通途。廈門海堤是廈門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半個世紀以來這座紀念碑聳立在海堤邊上,它親眼看到海堤上來往的火車、馬車、自行車和從航道穿過的船隻,看到了火車運進來鞍山的鋼材、漳平的煙煤,看到來自祖國各地慰問前線英雄的親人;廈門的電機也從這裡送到遙遠的新疆,車胎、膠鞋、電池送到廣大的農村……而令後人不能忘記的是:海堤建設者竭盡聰明才智,僅憑著鋼釬、大錘、板車、木船,風餐露宿,夜以繼日,戰勝一些艱難險阻的海堤精神。十里長堤直至今日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的廈門,已是高樓鱗次櫛比,産業興旺發達,成為令人矚目的明星城市。而這一切,都是與這座海堤緊緊相聯的,海堤建設者的豪邁氣魄和英雄壯舉將永載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