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張琳 攝像:劉才雲
她是我國現代婦産科醫學的奠基人之一;她是一個一生勤奮,有著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的人;她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人,她受到許許多多的人們愛戴和尊敬,人們親切的稱她為“我們的林巧稚大夫”。
公元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誕生在廈門鼓浪嶼一幢叫做“小八卦樓”的房子裏。她的父親林良英早年曾留學新加坡,後從事教學和翻譯工作。他是個思想開明,無視“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和社會舊俗的人,十分疼愛這個嘴巴鼻子均長得小巧的小女兒巧稚。
採訪 :廈門市鼓浪嶼區居民 郭建堯
“小時候我聽父輩們説,林巧稚大夫當她在鼓浪嶼她出生在鼓浪嶼,在小學中學階段在鼓浪嶼很好的成長,她就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
1906年,五歲的林巧稚,眼見著身患宮頸癌的母親,因無法醫治,在無奈中死去。“學醫,當個醫學家”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林巧稚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第一次立下了學醫的宏願。
此後的數年間,林巧稚在鼓浪嶼的“蒙學堂”完成了啟蒙教育,然後就讀于島上的“廈門女子師範學校”。1920年19歲的林巧稚正在做手工課,在她身後駐足很久的老師脫口而出“手很靈巧呀!當個大夫挺合適的。”説者無意,聽者有心,正是老師無意中的一句話,更加堅定了林巧稚從醫的決心。
1921年秋,20歲的林巧稚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協和醫學堂,在這座中國式綠色琉璃瓦宮殿建築裏開始了她的醫學生涯。
採訪 :廈門市鼓浪嶼區居民 郭建堯
“到北京學習的時候也是班上的佼佼者,男生看不起女生,她就怎麼跟男生吵,就説“你得100分,我得110分,絕不輸你。”結果寒暑假都沒有回來,父親在鼓浪嶼病重也沒有寫信告訴她,怕影響她學習,待她考完試春節回到家中,父親已經去世了。“
經過八年的認真學習和近乎殘酷的淘汰競爭,林巧稚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在協和醫科大學畢業。為了向“婦女不能持刀”的陳腐觀念挑戰:為了那些苦難中的中國婦女,也為了在無奈中死去的母親:她選擇了當時被許多人所鄙薄的婦産科。
採訪 :廈門市鼓浪嶼區居民 郭建堯
“她選擇了這個職業,而且是一輩子的勤勤懇懇的在這個崗位上獻出她的一生,不計個人名利,不考慮個人得失,為了事業一輩子沒有結婚。”
從那時起林巧稚就深刻的認識到“不理解病人,不同情婦女就算不上一個好的婦科大夫。”為病人拉拉手、擦擦汗是她經常做的事。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協和醫院關門。為了謀生,林巧稚一面在北京東堂子衚同十號掛牌看病,一面到中和醫院上班,還要去北大任教。這期間,她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的勞苦群眾,並且不止一次的做著扶危濟貧的工作。但是,在那個國難當頭,民不聊生的年月裏,太多太多的人過著悲慘的生活,她一個弱女子又能救濟得了多少人呢?
“好的大夫要考慮全面,要為病人的幸福著想。”林巧稚理解的“治病救人”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曾經有一位病人懷孕三個月時,被診斷是宮頸癌。按常規的處理辦法是,作掉孩子切除子宮。可是林巧稚認為就算病人的生命得救了也不會感到幸福的。於是她果斷的採取了嚴密觀察的手段,待胎兒成熟時,再進行剖腹産手術,結果病人和孩子都得救了。
美國醫生約翰 斯 鮑爾士在《西方醫學在中國宮殿——北京協和醫院》一書中。曾經這樣評述過林巧稚。她在國民黨時期的中國開始了優異的醫學事業,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達到了頂峰。在中國,她被看作是一個醫生英雄。”確實,新中國成立以後,年已半百的林巧稚懷著無比興奮激動的心情,投入到了祖國醫療事業的建設當中。她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負責組織了大規模子宮頸癌的普查和防治;由她指導、宋鴻釗教授研究的《絨毛膜上皮癌和葡萄胎的診斷處理》這一課題,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由她攻克的“新生胎兒溶血症”大大提高了新生兒的存活率。她培養了許多的學生遍佈于中國各地。她還主編了學習專著《婦科腫瘤》以及《家庭衛生顧問》《育兒百科全書》等科普讀物。她非常注重臨床實踐,在國內外已經享有盛名之後,仍不脫離臨床第一線,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嘴裏叨念著的,仍是牽掛了一輩子的産房和嬰兒。
1983年4月22日12時20分人民醫學家,鼓浪嶼的好女兒林巧稚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後一刻。
她是鼓浪嶼的女兒,她是故鄉的驕傲,故鄉的山、故鄉的海、無時無刻的縈繞在她的心頭。“回家去看看。”是她生前最大的願望,無奈那寶貴的時間,她全部奉獻給了千千萬萬個母親和孩子。
1988年的清明節,家鄉的父老鄉親終於將勞累了一生的林巧稚接回了她夢寐以求的故鄉——鼓浪嶼。“毓園”是家鄉的人們為她建的安息之處;“毓園裏的母親”是人們對她的尊稱;那身著白大褂、腳穿布鞋、樸實而慈祥,莊重而聖潔地站在綠樹紅花叢中的漢白玉雕像,是人們對她無限的懷念。人們懷念她的執著,懷念他的無私,懷念她的崇高,林巧稚大夫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