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鄂爾多斯]《黑界地的故事》2003-57(178)


  編導:韋紅雨 攝像:俞樂觀

  黃河在內蒙古高原上,大大地寫成了個“幾”字,在這個幾字的內部,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河套。在這個河套的右上角,也就是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的地方,便是鄂爾多斯。黃河成為了這裡自然的界線,同時黃河邊上還豎立著一座人為的防線,明長城。

  採訪:鄂爾多斯市文聯 張秉毅 作家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鄂爾多斯南部與晉陜交界的明長城,300多年以前,清代初年,滿清政府為了隔離蒙漢人民之間的交往,在長城北邊人為的設置了一條,南北寬50華里,東西長200多華里的隔離帶,在這個隔離帶上,他不準蒙古人到這裡面放牧,也不準漢族人到這裡面耕種,因為這個是無人區,所以植被狀態相當好,遠望去是黑色的,所以人們俗稱它是黑界地。在清代的康熙年間以後,伊盟,就是鄂爾多斯蒙古一個盟長,奏請皇上,允許開這塊地方,然後漢族人就進入這塊地方。最初進入這個地方,他是春天來秋天收割完再回去,不準在這個地方定居,不準在這個地方建屋、房子,但是隨著後來黑界地開墾以後,移民繼續向準格爾旗腹地,鄂爾多斯腹地進發,然後春種秋收,春天來秋天回這種習慣也被打破了,形成了鄂爾多斯今天,蒙漢族共居、

  雜居的局面。”

  漢族農業移民的遷入,改變了原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習慣,許多房子的式樣與山西土房、陜西窯洞都很相似。不僅如此,這裡蒙古族的許多生活習慣,和勞動生産也都和漢族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了。從過去單純的遊牧生活逐漸加入了一些漢族的農耕生活,對於當地的蒙古族來説,這種變化,不僅是生産方式的改變,而且連生活方式也不同了。如今,他們一邊種地、一邊放牧,不再象以前一樣,到處遷徙,而是過上了安定的家庭生活。

  採訪:村民

  “我是蒙古族,我59歲了,我們一直就是住在這個地方,據我估計,我們祖宗三代,得有七八十來年,近100多年了,我們這也有漢族老鄉,我們蒙漢之間團結得可好了,漢老鄉在耕田種地這方面可好,我們就向人家學。”

  生活富裕起來的蒙古族老鄉,也和漢族老鄉一樣,用上了現代化的東西。大家共同創造著這裡的美好生活。這個村子不大,只有十來戶人家,蒙漢老鄉之間,相互幫助,風雨同舟,仿佛是一個大家庭。

  採訪:村民

  “我們和漢老鄉處事,共事都是像一家人,在1992年我的叔伯兄弟熊佔彪因火災,把玉米秸桿全部燒了,當時他家有100多只羊,附近的漢老鄉發現了以後,親自援助。一方受災,八方支援,大部分都拉來玉米秸桿,不要一分錢。”

  如今,無論從飲食還是從文化,這裡的蒙漢都已經融成了一體。蒙古族人家學會了許多漢族麵食的做法,漢族也習慣了一些蒙古族的風俗。漢族教會了蒙族農業技術 ,蒙族教會了漢族牧馬放羊。長期在一起生産勞動,使這個地區,蒙漢人民之間相互通婚的情況十分普遍。還有的,幾家孩子乾脆結拜成兄弟。所以,如果只是簡單地從房屋、衣著、或是飲食上,很難判斷哪家是漢族,哪家是蒙古族。

  過去歷史上的那種黑界地概念,如今已經蕩然無存。不過,作為當時黑界地的界城,至今還是完整地保留下來了,算是讓後人對歷史有個回憶吧。

  在鄂爾多斯象這種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還有很多,位於準格爾區的一座清代古民居,是當年蒙古族貴族居住的宅邸。飛檐、明瓦、磚雕、木刻都是完整的漢式四合院的風格。

  採訪:奇純一

  “這個房子是我曾祖父時代修建的,大約是民國2年,1913年開始修建的,民國6年修成,1917年,就是到現在大約將近90年時間,是按照北京雍和宮這類的房子修建的,我這個奶奶已經80歲了,前兩天過得80大壽,在這兒生活了近70多年,習慣這的生活情況,這周圍鄰居,特別是漢族老鄰居多,所以願意在這住,我們住城市裏邊接她,她還不願意,不如這自在,周圍鄰居也熟悉,蒙漢關係也處得比較好。”

  這位老人家如今安靜而健康地生活在這草原的深處,時常會有些遠道而來的朋友,被這裡的歷史氣息所吸引,為這裡的濃濃的文化遺跡所陶醉。

  採訪: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朝魯 會長

  “農牧業文化和草原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和融合,逐步在我們這個地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鄂爾多斯文化。各族勞動人民之間,這種和睦相處,團結友好這種狀況源遠流長。”

  蒙漢民族共同生活在鄂爾多斯這塊土地上,文化便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由此産生了一些特有的文化現象。當地流行的蒙漢調,便是很好的例證。

  採訪:郭立民

  “蒙漢調通常是這樣稱謂的,主要是用的內蒙的,蒙古的曲子,蒙古人的曲子,用漢字去演唱,統稱為蒙漢調,這就是兩個民族的結合吧。”

  黑界地已經成為歷史上的一段往事,而今,這裡的蒙漢人民用歌聲唱出了友誼。這高亢的歌聲,似秦腔,似晉劇,偶爾還有一些蒙古長調的韻味,雖説不象什麼流行音樂那樣時髦,但聽起來,更加親切,更加動聽,因為這歌聲來自心裏,來自黑黑的土地。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