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開封]《開封城墻》2003-048(169)


  編導:張韶明

  在古代有城墻才算有城市,作為中國的七朝古都,現存開封城墻全長14.4公里,是目前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古代城墻之一。它始建於唐朝,歷經宋元明清至今,雖屢經戰火與水患,但仍然連綿市區一週,保存基本完好。它像一條巨龍盤亙在古老的開封土地上,守護著古城的春秋。登上城墻的唯一通道,古代稱為馬道,因為它是專門為馬匹行進而設計的。

  採訪:開封城墻博物館館長 張曄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馬道是清代道光23年的馬道。它是用青磚立起來,作為蹉馬道。後期我們恢復呢是按照原來清代的形式,整體跟它一模一樣。

  現在看到的第二層馬道呢,是非常漂亮的馬道。這個馬道使用的年代不會太長。因為它保存得非常完整。在這第二層下面還有第三層,第三層馬道使用的年代包括它的磚的形狀,都已經磨平了,整個馬道,在它使用了不能再使用的情況下,我們考古界推測。就是説在它上面有建了一層。經過我們初步勘探,在第三層下面還有1層或2層,這樣形成了上面一層是清代道光23年的。這個是清代中期的,第三層是清代早期的馬道。這樣也同時分析了我們開封這一塊城墻邊上的這塊土層關係,而同時也亮出了城墻的幾層磚的形質。”

  在城市的廢墟上重建城市稱為“城摞城”,這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人類戰勝災難的奇跡。古馬道的重見天日,向人們充分展現了開封"城摞城"的地貌特點。與馬道層疊相同,開封的城墻墻體部分也層疊了幾個朝代的不同文明。開封城墻始建於唐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781年,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汴州刺使李勉將汴州城的南城墻往南擴充,把汴河圍入城內,又增築了兩個水門,使城墻的周長達20里155步,奠定了今日開封城墻的基礎。宋代開封城墻一直以來仍然保持著相同的建築風格。開封城址的中軸線在原有的位置上至少1200餘年不變,中軸線沒移,城址得以鞏固,這在中國建設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採訪:開封市文物工作隊隊長(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理事) 劉迎春

  “開封有一句諺語“開封城,城摞城,下埋有幾座城”。因為離黃河比較近,所以在歷史上黃河洪水氾濫淹沒開封。所以就給開封古代城市上形成了多層的淤積層。每一次的淤積層,淤沙都很厚,最厚的有2—3米。比如這一層就是明代李自成攻打開封的時候形成的一層淤積層。這是1642年這一年形成的,這層厚就有2.5—3米這麼厚。這樣呢,就是歷次黃河洪水淹開封,給古代的城址一層一層的淤沒到地下。近年來隨著我們開封市文物工作隊考古工作的發展。已逐步揭開了開封的城下城之迷。比如説我們在1989年的時候,我們在今天明清城墻東西墻的勘探的時候,在今天的明清城墻的下邊就直接的發現了北宋時期的城墻的遺跡,而在北宋城墻的下邊。它又直接疊壓著唐代汴州城的城墻的遺址。這樣可以説明一個什麼問題呢。開封這座城,城市的格局,傳統是比較悠久的,城址的位置經過1000多年曆史的滄桑,它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這一張就是我們開封歷代城址的示意圖,這一層就是我們現在開封城的地面。這一層是明代開封城的示意圖,根據我們考古勘探材料,它根據我們現在的地表深是3—5米深,這一層是北宋時期的東京城的示意圖,它距我們現在的地表深是8米—10米深。”

  歷代的兵禍和水災,使開封城一次又一次被毀壞,一次又一次被淹沒,但是人們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從沒捨棄它而去另選新址。據史料記載,明朝崇禎年間,洪水將開封全城淹沒,城內30余萬人口僅存3萬。城內外黃水一片,泥沙瀰漫,但開封人民沒有放棄,在康熙元年重新建好城墻,道光二十一年黃河決口開封城再遭浩劫,當時的河南巡撫想先遷省會到洛陽,再慢慢築堤治水,然而不屈不撓的開封人民在林則徐的領導下,再次重築開封城墻。可以説開封城墻與開封城的命運和開封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至今仍是開封城市除了黃河大堤、護城大堤之外防洪的第三道屏障。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標誌,城墻又是城市的標誌,開封城墻則是開封城曾經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標誌,一部開封歷史的載體。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