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袁芳 攝像:郭浩
始建於1912年的無錫梅園,以梅花馳名天下。當時的建園人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先驅者之一的榮德生先生。現在梅園內樂農別墅前擺放的三張石桌子,就是榮氏兄弟在無錫創辦第一家麵粉廠時從法國進口的老石磨。
榮氏兄弟,哥哥榮宗敬,弟弟榮德生 ,出生在無錫榮巷一個普普通通農民家庭。幼年時由於父親榮熙泰常年在外謀生,他們只能依靠母親和外祖母的撫養,過着十分節儉的生活。十四五歲時,受父親的影響開始到上海的錢莊當學徒,當時的錢莊相當於現在的銀行。在那裏,兄弟倆不僅了解了金融資本知識而且積累了一定的業務能力,為日後自己開辦錢莊打下了基礎。1896年,兄弟倆在父親的幫助下共同出資在上海開辦了廣生錢莊,隨後又在無錫開設了分莊。當年,其父因病去世。父親臨終前給兄弟倆留下了“立己立人,達人達己”的遺訓。這個遺訓後來成為兄弟倆做人、創業的重要的思想基礎。
在開辦錢莊期間,兄弟倆目睹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人民飽受災難與痛苦。他們同時認為,光辦錢莊是救不了國的,必須儘快加入到實業救國的行列。1900的上海各業蕭條,唯有一些麵粉廠還能獲利。於是兄弟倆經合計後決定興辦麵粉廠。他們的決定得到同鄉的支持,於是他們合股於1902年在無錫古運河畔,開辦了保興麵粉廠,1903年,同鄉撤股後,更名為茂新麵粉廠,這就是榮家企業的第一廠。
萬事開頭難。開辦 第一家企業時,榮氏兄弟可以説是遇到了多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但兄弟倆敢於冒險,敢於負債經營,憑藉着過人的膽識和智慧,逐一克服。
採訪:榮巷居民榮勉韌
不是一帆風順的,是有困難的。銷路不行,因為法國的面磨與剛磨的麵粉不同。還有人們的消費觀不同,還有種種封建勢力的阻撓,這個困難是很多的,但是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怎麼來解決。
繼茂新麵粉廠的成功之後,榮氏兄弟又先後在濟南、上海、武漢分別開辦了麵粉廠。到1921年,在全國共有茂新、福新麵粉廠12家,綜合生産能力佔全國之首,産品遠銷到西歐、東南亞各國,成為當時名遠近聞名的“麵粉大王”。1926年“兵船”牌麵粉還獲得了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優質産品獎。
茂新麵粉廠在1955年公私合營後,一直到現在都在正常的生産中,“兵船”牌麵粉至今仍是當地老百姓喜歡的産品。
兩兄弟在興辦麵粉廠時發現,麵粉的包裝需要大量棉紗,隨之決定自辦紡織廠來解決麵粉包裝的需要。1907年,榮氏企業的第一家紡織廠申新紡織廠通過集資的方式,於1907年在無錫建成生産。在興辦紗廠的過程中,兄弟倆不斷吸取麵粉廠的經驗,降低成本,提高産品質量。並嘗試採取了管理者和經營者相統一的無限公司的管理模式。到1931年,榮氏兄弟在全國共有紗廠九家,職工3萬餘人,棉紗、棉布的産量和質量都是全國首位,並創出多個聞名中外的棉布、棉紗品牌。兄弟倆繼“麵粉大王”之後,又獲“棉紗大王”的稱號。
位於無錫古運河河畔的無錫的國棉一廠就是兄弟倆創辦於1922 年的申新第三紡織廠,現在這個廠仍已經成為無錫現代紡織業的代表。展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老機器,就是當時申新三廠曾經使用過的
榮氏兄第把創辦實業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來追求,艱苦奮鬥是他們對自己始終的要求。榮宗敬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的早餐從來就沒有喝過牛奶吃過麵包,而是一碗用自己麵粉廠生産的面做的麵糰,他這樣做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的艱難。榮德生先生的儉樸當時在無錫更是出了名的。由於管理上的需要,他要經常往返於上海和無錫之間,他從未坐過一等車,而總是乘坐普通的三等車。他説,坐什麼車都是要到目的地沒,幹嘛還要多花那個錢哪。
榮氏兄弟在管理上採取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模式及惠及勞工的管理措施,把企業的利益與工人們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得到工人們擁戴,被當時眾多民族企業所效仿。
採訪:榮巷居民榮勉韌
搞工人自治區,搞工人福利。這資本家需要拿錢的。但是,他們即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考慮到工人的利益。這樣,工人們就支持了。這個也得到好多好多全國的企業家都學習他這個。這也是全國的第一。
1938年,對榮德生來説是一個極為痛苦的一年,這一年與他相依為命、共同患難、共同創業的哥哥榮宗敬因病去世,64歲的他獨自承擔起了把事業繼續下去的責任。可以説,榮氏兄弟為中國的民族工業奮鬥了一生。尤為可貴的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榮德生決不與 日偽合作,專門寫下了“心正思無邪,意誠言必中”的對聯表明心志,表現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民族氣節。
榮巷,這個現在看起來有點安靜的江南小巷是榮氏兄弟出生和創業的地方。如今這裡依然包保存了許多值得記憶的痕跡,依然流傳着許多關於榮氏兄弟百年前創業的故事。對於今天的無錫人來説,這裡所留存的一切,不僅僅只是回憶,而是一種驕傲,更是一種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