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張 鷗 吳英全 攝像:楊柯令
哈爾濱是一個歷史並不悠久,但有著很多故事的城市。
這是一座中西文化並存,新老建築交替的發展中城市,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政治、交通、文化、經濟的樞紐。
哈爾濱的洋教堂與極樂寺説明了什麼?
哈爾濱的索菲亞教堂是一座建於20世紀初的西方東正教教堂。它具有俄羅斯典型的建築風格。
建於1924年的極樂寺,擁有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建築風格,有人説這是為了爭得中國人的地位和尊嚴而修建的。
採訪:
哈爾濱佛教協會副會長
王百松
“當年共20年代
哈爾濱市剛剛興起
當時有13個國家的領事館
就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
這個地方當時都是外國人
修建了很多洋教堂
中國人民認為
它們妨礙了中國人民的風水
中國人民希望自己的民族興旺
希望修建一個中國式的寺廟”
據當地老百姓説,當時的人們認為哈爾濱的南崗是條龍,而這裡則是這條龍的龍頭,所以認為在這裡修廟風水極好,並可以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與極樂寺先後修建的還有這座文廟,它是一座宣傳儒家學説的古廟,人們試圖用這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學説和中華文明的積澱,去迎接當時在哈爾濱流行一時的外來宗教。
採訪:
哈爾濱佛教協會副會長
王百松
“最後兩種文化的碰撞
最後走向融合
所以哈爾濱成既有西方文化
又有東方文化的建築
但是這些年交融在一塊兒
相互並存 矛盾很少
你比如説
咱們極樂寺七級浮屠塔
那個塔本來是中國建築
但是唯獨哈爾濱這個極樂寺的塔
就是把西方建築很多的東西
融合在一塊了
中國現在有一萬多座古塔
但是唯一有中西建築風格的塔
就是這麼一座”
哈爾濱人並不排除外來文化,他們既來極樂寺焚香祝福,也上教堂頌經祈禱。他們堅信心中的文明是會統一一切的。
哈爾濱歷來有“萬國建築”的美稱。當年俄國、美國、荷蘭、丹麥等16個國家在哈爾濱都設立了領事館,僑民最多時達到20萬之眾。近幾年,在哈爾濱市政府的直接關懷下,這些帶有異國風情的西方建築,得到了特殊的保護,真正使它們成了哈爾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採訪:
哈爾濱市建設局局長
高迎祥
“不管國內的專家
還是國外的遊客
來到哈爾濱
多會感到深厚的中西文化交流
特別體現在它的建築上和藝術上
比如文化藝術 歌曲呀
哈爾濱都出人才
建築上西方的各種建築流派
中央大街都有
還有其他地方
在哈爾濱比較出名的是教堂
世界上五大教派
比如基督教 天主教
包括東正教
還有佛教
所有的教派都融于哈爾濱
哈爾濱當時有教堂55座
目前僅剩22座
所以到哈爾濱來的外國客人
有點學問的都要看一看教堂
教堂建得確實漂亮
哈爾濱教堂全國只有哈爾濱
有這麼多的帶有西方文化的教堂”
哈爾濱的西洋建築很有特點,而這些中國式的大屋頂更是魅力無窮。他以穩重,古樸的建築風格,帶給人們東方文明的啟示。無論你從哪來,中國文化都會讓你感到它的精深博大。這些來自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客人,對哈爾濱的中外文化和感興趣。
採訪:
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地質博物館客人
“這是我們第二天到中國
我們對中國的一切都很新鮮
文化呀都很感興趣
我以前在日本參觀過佛教文化
他們兩個都是第一次看到佛教文化
他們對這裡的建築非常感興趣
中國文化”
“哈爾濱的教堂多是正常的
因為哈爾濱俄羅斯很接近
所以兩國的文化交流比較多
這個城市的文化更多元一些
更國際化一些
這是很正常的”
兩種不同的文化,多種不同的教派,在哈爾濱歸於統一,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用哈爾濱人的話説: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採訪:
哈爾濱佛教協會副會長
王百松
“中華民族文化
是以儒家文化為主要核心的
再加上佛教文化
道教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
共同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軀幹
比如 哈爾濱這個地方
各種文化交融
交融的最後還是統一了”
可以説哈爾濱的文明史是一部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哈爾濱人帶著深厚的華夏母體文化的底蘊,必將贏來新時代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