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鄭州]《鄭氏從這裡來》2002-112


  編 導:歐陽宇 攝 像:蔡翔昊

  鄭字最早的含義是用於祭奠的酒器,成為姓氏始於春秋戰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靜封自己的幼弟姬友於鹹林——今陜西華縣為鄭伯,列為諸侯,開始了鄭國的歷史,也開始了鄭氏的歷史。姬友,謚號桓公。

  採訪:世界鄭氏聯誼中心秘書長 鄭朝增

  “西週末年鄭氏始祖鄭桓公看到幽王昏庸無道,西周遲早要滅亡,他就問太史伯,周朝這樣遲早要滅亡的,何處能逃生,太史伯給鄭桓公提了個建議,就説在洛之東、河之南,虢鄶之間那裏有一片平原,可以把家眷安排在那裏,鄭桓公就採納了太史伯的意見。”

  鄭桓公依照太史伯的提議剛把妻孥安置好,西周就發生了“犬戎之亂”,他也因勤王殉難,其子鄭武公繼承父志,在虢鄶諸地建立起東方鄭國。虢鄶之間,就是現在滎陽這片土地。

  鄭國作為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至14世鄭康公,鄭國共歷經14代,傳23君,存431年。鄭國被韓國所滅後,公卿宗族,為避兵災禍亂,紛紛遷往外地。

  採訪:鄭氏研究會會長 宋國楨

  “韓滅鄭以後,鄭國公族和百姓四散逃走,為了懷念老祖宗,就相約以國為姓,以鄭國的鄭字為姓,鄭姓開始出現。”

  鄭氏三始祖鄭莊公是鄭氏歷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從小被母親武姜歧視。莊公元年,武姜與次子叔段合謀擴軍奪位,被莊公發覺先發制人,把武姜逐出都城,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一年後莊公後悔,想念母親,經大夫穎考叔週旋,挖掘了這條陰司澗。

  採訪:農民收藏家 張明鑒

  “鄭莊公接受穎考叔的建議後,就派人來這裡挖了一條陰司澗,挖了一個洞,這個洞就叫黃泉洞。上頭蘆席罩頂,下面紅磚鋪地。鄭莊公過來後把娘安置在這,武姜氏安置坐好後,鄭莊公和穎考叔來到這,見到他娘抱頭大哭,就消氣了。”

  鄭莊公當政的四十三年,國土擴大,經濟繁榮,戰有強兵,庫有存糧,是鄭氏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之一,為日後鄭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到漢代,27世孫鄭奇出任河南太守時,懷念先祖,眷戀滎陽,又號召各地鄭氏後人舉族回遷。

  採訪:世界鄭氏聯誼中心秘書長 鄭朝增

  “全國有半數的鄭氏族人又回到這裡,這裡又出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

  鄭氏後輩普遍家教森嚴,治族有方,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傳統。在唐朝推行科舉制度後,考取功名的鄭氏子孫不可勝數,有九宰相、八附馬、六狀元,二十四朝官。當時勝傳“上殿半朝鄭,下殿滿床笏”。滎陽鄭氏到唐朝發展到鼎盛時期。

  鄭桓公受封立國己有2800多年曆史,在他的精神鼓舞下,鄭氏子孫名人輩出。他們對歷朝歷代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傳播和祖國統一發揮過顯赫作用,像法家始祖鄭子産,水利始祖鄭國,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以及抗擊荷蘭、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採訪:鄭氏研究會會長 宋國楨

  鄭成功遠祖滎陽,滎陽是第一站,由滎陽到固始,在晉永嘉年間,從固始又南遷,固始到福州的居榮,由居榮又遷到南安。鄭成功父親到日本,和日本女子田川氏結婚,生子鄭成功。鄭成功七歲回國,受我們儒家教育,忠君愛國,在日本平戶鄭成功廟,橫額就寫著“滎陽之光”。

  1647年,年僅二十三歲的鄭成功,開始征戰南北,馳騁海疆,開展了抗清和抗荷復臺鬥爭。1662年,他打敗荷蘭侵略者,為祖國收回了寶島台灣。

  採訪:鄭氏研究會會長 宋國楨

  “當時他的部下有人勸他自立為王,鄭成功堅決反對,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鄭成功不僅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了台灣,而且在台灣大力推廣大陸的先進農業生産經驗,改革賦稅,為台灣的建設打下了基礎。今年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40週年,鄭氏後人在滎陽修建了一座鄭成功紀念館,以頌揚他的歷史貢獻。

  鄭氏自出現之日到今天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裏,鄭氏的後人已遍佈世界各個角落,但他們沒有忘記鄉梓,並不斷有人回到滎陽尋根祭祖。

  誕生於黃河岸邊的古老姓氏——鄭氏,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天下鄭氏出滎陽,滎陽鄭氏遍天下”的盛名。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