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歷史中國     魅力中國     今日中國         



[鄭州]《沒有鐘聲的石窟寺》 2002-108


  編導:袁方 攝像:俞樂觀

  書寫中國石窟藝術的雕刻史,有件藝術珍品是必然要提到的,這就是北魏時期的浮雕作品《帝後禮佛圖》,它是河南省鞏義石窟寺中的代表作。

  從這些禮佛的人物來看,由男、女主人為首的龐大禮佛隊伍,似乎正徐徐走進神聖的佛堂。這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公認是中外現存石刻藝術中的精品。

  鞏縣石窟寺位於洛河北岸邙嶺大力山下,寺院背山面水,風景秀麗。從北魏孝文帝開始,東魏、西魏、唐宋各代相繼在此鑿龕造佛。北魏時期這裡叫希玄寺,在以後的1400多年裏,寺名多次被改,現俗稱石窟寺。

  採訪:河南省鞏義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副研究員 趙海星

  “鞏縣石窟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它是北魏時期三大皇家石窟之一,它現存洞窟五座,佛像七千七百六十余尊。鞏縣石窟寺雕塑石刻藝術精美、小巧玲瓏、內容豐富,作品非常集中,它既反映北魏一代雕刻的發展脈絡,又孕育出北齊乃至隋唐的風格。”

  北魏時期,統治者為了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開鑿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石窟,當時的佛教寺院在政治、經濟上勢力很大,同佛教有關的建築和石窟藝術也得到迅速發展。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河南的龍門石窟和河南鞏義的石窟寺被稱為北魏時期的三大皇家石窟。與龍門石窟相比,鞏縣的石窟增強了體塊觀念,同時也發展了簡約有力的風格。石窟寺從北魏開鑿算起,一直到宋代,不斷增鑿,現在由五個石窟,三尊摩崖大佛,一個千佛龕以及若干小龕組成。摩崖大佛的塑像處於向隋唐雕塑的過渡期,它表明當時的人們對神的興趣減弱,宗教的感情淡化,而對於題材的興趣漸漸超過了宗教內容。

  石窟寺的窟內大都有中心方柱,這是鞏義石窟的一大特點,是印度佛教支提式的繼續和發展,除了僧人禪定的需要之外,還起到了加固洞窟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在有限的佛窟內多刻佛像。這裡的第五窟由於面積較小,因此沒有中心柱,但它的蓮花寶頂配有六個對稱的飛天,其工藝精湛、魅力無窮。

  窟內雕刻有大量的禮佛圖浮雕,是鞏縣石窟的另一特點,這裡五個窟中有三個有《帝後禮佛圖》浮雕,這樣的大幅浮雕還建於洛陽龍門賓陽洞石窟內,然而賓陽洞石窟的禮佛圖早在很多年前就被盜竊了,現在只能看到一些殘痕,而鞏縣石窟裏的禮佛圖保留完好,在中國佛教藝術中可以説是很稀有,被公認為是中外現存古代石刻藝術中的傑作。這裡的禮佛圖為高浮雕,刀法嫻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給人以強烈的質感。

  採訪:河南省鞏義市石窟文物管理所所長 孫角生

  “什麼叫‘帝後禮佛圖’呢?就是皇帝、皇后前往寺院拜佛立佛的場面,用雕刻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它充分反映了當時皇帝皇后前往寺院拜佛立佛的這種儀仗形式,所以它對研究北魏時期的皇帝皇后的儀仗,以及它的服飾有相當高的價值。”

  窟內壁腳大量雕刻的神王怪獸,以及大量的伎樂人,是石窟寺的又一特點。神王怪獸的題材在其他石窟中是不多見的,即使有些石窟也有表現,但都不如鞏縣石窟的內容豐富多彩,形象大膽,而且這裡的各個窟都有這些雕像,他們被有意安排于壁腳或中心柱腳,成為石窟寺的重要組成部分。

  採訪: 河南省鞏義市石窟寺工作人員 張瑩

  “鞏縣石窟的中心柱基座,雕刻的都是力士和神王像,尤其這個雙面神王很有特點,一個人兩張面孔,無論遮住它的哪一面,都能構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物像。”

  採訪:遊客

  “這裡和龍門石窟有很多的不同,更小巧更精美一些。比龍門石窟還要好嗎?是的,我覺得還要好,比龍門石窟還要好,這裡來的人很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幽靜的環境,讓我們好好的享受這裡的石窟藝術精品。”

  在其它的石窟中,伎樂飛天大都安排在地面的上方或藻井上,而鞏義的石窟寺唯獨把它們變成了伎樂人安排在壁腳。

  這顯然是一組表現供佛娛樂的交響樂隊,它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從伎樂人使用的樂器和演奏的姿勢,可以看出1400多年前樂器的形狀和演奏方法。

  走進鞏義的石窟寺,最能吸引人的要算是石窟寺中的北魏佛雕造像,石窟寺的造像藝術是中外佛教藝術相結合的産物。

  北魏孝文帝在遷都洛陽後,接受了漢族的先進文化,並推行漢化政策,這使得石窟佛像的形象大都是面貌方圓、表情寧靜,以前曾一度盛行于太和年間的所謂“秀骨清像”在這裡看不到了。

  從雕像的衣紋力求簡化來看,這時期採用的是古典的高度概括手法,表現出了濃重的北魏風格。北齊、隋代的雕刻手法這時期也開始萌芽。也就是説,鞏義石窟的雕像,創造出了完全中國化的佛像,具有中國的藝術特色,反映了北魏時代中國的藝術風格,也為以後各代的石雕造像開拓了新路。

  石窟寺的規模雖然比雲崗、龍門等石窟小,但在雕刻藝術方面卻有著相當高的價值,它對於復興民族雕塑藝術是值得研究和借鑒的。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