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七次率領近三萬人、六十多艘大船的舟師下西洋,訪問了西南太平洋、印度洋、紅海沿岸和非洲東部沿海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程六千多海裏,開闢了中國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獻和實物資料都證明,鄭七下西洋均以閩江口南岸的長樂太平港為航海基地。
長樂市中心的“鄭和公園”,有一宋代石塔,稱為“三峰塔”,三峰塔是當年鄭和登塔俯瞰其停泊太平港龐大船隊的了望塔,也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出入太平港的航標塔。
採訪:長樂市鄭和研究會秘書長 曾國新
這裡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航海基地港,太平港的舊址,太平港四週環山,是天然的避風良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從江蘇的太倉出發,駐在這裡,短則二個月,長則十個月,剛好船隊駐紮在這裡的時期,是颱風盛行的時候,必須船隊在這裡避風。鄭和當年也經常登上這座塔,視察他駐紮在太平港的船隊,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座座房子,可以想像成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一艘艘船。
三峰塔下的南山寺,現建有鄭和紀念館,館內的《天妃靈應之記》碑,是鄭和當年刻鑄的,它記述了鄭和七次下西洋駐紮在長樂的經過。
採訪:鄭和紀念館館長 陳遲
這個碑裏面記載的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經過,這個碑是刻于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它的目的是為了祈保他的西洋平安,所以這個碑叫《天妃靈應之記》碑。
鄭和七下西洋,無論啟程是始自太倉劉家港,還是起于南京寶船廠,每次必先抵長樂的太平港停泊,短則二三個月,長則達十個月以上,在這裡擴建船隊,招募水手,補充給養,“伺風開洋”。隨使西洋的人,在各自的紀行著作中記述“開洋”抵達的第一個國家佔城國時,都以福建長樂為海程起點,而且每次返航後也都停泊在長樂。
採訪:長樂市鄭和研究會秘書長 曾國新
長樂別名“吳航”簡稱“航”,這就説明長樂自古以來航海比較發達,特別是造船,鄭和下西洋他選擇我們這裡作為航海的基地港,除了要在這裡等候季風,還要在這裡造船,招募水手、補充給養。
當年鄭和船隊全都是木帆船,船體結構是木制的,動力以風力為主。這麼大的船,這樣規模的船隊,必須等待東北季風的到來。
採訪:長樂市鄭和研究會秘書長 曾國新
我們這裡夏季是刮東南風,要到冬季的時候,10月份以後開始刮東北風,所以,他一般要等十月份以後出發去西洋。
採訪:鄭和下西洋駐泊長樂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長樂市中心的勝利路及其中段的十洋巷舊名十洋街。當年因鄭和舟師泊此而十分繁華。〈長樂縣誌〉記載:“十洋仁澤坊口市相沿已久,十洋市國初因三寶太監使西洋造舟於此。人眾成市,馬(鐸)李(騏)狀元興焉,故雲十洋成市狀元來。400多年來,長樂延續了當年的繁華景象,這裡經濟發達,民眾富庶。究其原因,是長樂擁有便利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航海歷史。
前三個現在街景作快一倍
採訪:長樂市副市長 陳玨
長樂地處閩江口兩岸,依山臨江面海。是個準半島,沿江濱海一線是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同時,因為明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累駐于斯。伺風開洋。還招募水手,補給糧草 ,對長樂的海洋經濟,和海洋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這是位於長樂市市中心的市標。從側面看,它象一艘揚帆起航的船,其中的帆由“長樂”漢語拼音的縮寫CL組成,從正面看,它又象一架展翅翱翔的飛機。它揭示了長樂發展歷史與航海航空有不解之緣,象徵著早在古代就開始走向世界的長樂如今更加開放。
|